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前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在前期创作中锐意追求的“新小说”之特色,并显示出“新寓言”派文学之特点。同时,《战争》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空间意象。因此,本论文拟从空间意象的视角对《战争》进行解读。即通过分析具体文本——《战争》,探讨勒克莱齐奥前期作品中的创作特质,进而揭示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叙事主题及其现实意义。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笔者界定了空间意象的概念。同时,将此概念与现实空间相结合,划分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种不同层面的空间形态。换言之,空间意象则是这些不同空间的物象体现。接着,笔者从地理学空间的具体视角分析《战争》中的城市空间。这部分内容以地理学空间为文本分析的切入点,主要剖析上述三种空间形态在城市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而揭示了不同空间在《战争》中所产生的特殊意义。第三部分,笔者主要从空间叙事的视角分析《战争》中的空间并置和意象重叠的叙事特点,由此发现了作品在文学空间层面上形象表达的特质。第四部分,笔者主要从空间意象的隐喻性之视角,梳理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理念,从而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及不同空间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现实意义。经过以上对作品的不同层面的分析,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勒克莱齐奥在《战争》中通过对空间意象的刻画,旨在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表现为一场没有硝烟弥漫的商业“战斗”。虽然不像世界大战那样炮火连天,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这仍是一场不乏恐怖、到处洋溢着血腥味的空间争夺战。甚至,这场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商品市场中的空间争夺大战,必将导致西方文明社会的畸形发展。即现代人在空间中的社会归属感、身份认同感、时间感都被现实生活击得粉碎,人类生存中“故乡”的记忆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仅有心灵的无尽流浪。概括地说,在这部作品中,勒克莱齐奥向我们描述的空间意象,不是地理学家所面对的物理空间,可以对其进行几何分析,量化计算,而是通过直觉把握的心理空间。这一空间让我们穿越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体验不同的现实生活,进而迫使我们在这种现实生活的冲击中体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后聚焦到现代人的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