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发现抵抗素可能参与人体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本研究通过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抵抗素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策略和干预措施。 方法: 选择常规低通量透析组(Low-flux hemodialysis,LFHD)27例、高通量透析组(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28例及正常体检者3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所有血液透析患者检测入组后透析前相关指标,包括营养指标: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铁蛋白(Ferritin, Fe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rocyte);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电解质及肾功能:钾(Potassium, K)、钠(Sodium, Na)、钙(Calcium, Ca)、磷(Phosphorus, 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酸(Uric acid, UA),并由专人测量血液透析患者上臂围(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 MAC)并进行患者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cored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透析前、后血清抵抗素水平,比较各组患者透析前、后抵抗素水平变化及其生化、炎症、营养指标, 进一步分析探讨各组抵抗素水平变化及其与上述各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阐述血液透析患者抵抗素水平变化以及各指标临床意义。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FHD组、HFHD组抵抗素水平明显增高,HFHD组透析前、后抵抗素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透析后LFHD、HFHD两组间抵抗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透析方式患者之间ALB 、PA、PG-SG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血清抵抗素与SCr、CRP呈正相关(r=0.768, r=0.473, 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呈负相关(r=-0.813, P<0.05);血清抵抗素与TC、TG、LDL、PG-SGA呈正相关(r=0.408, r=0.294, r=0.397, r=0.286, 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GFR及CRP对抵抗素水平均有线性回归关系,其中eGFR影响显著,为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1.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在清除部分抵抗素方面优于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方式2.血清抵抗素水平可作为预测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营养不良透析相关性并发症的一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