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由度仿生飞行器机电设计及气动测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rn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类就没有放弃过对飞行的探究,尽管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等人类发明的飞行器已经足够优秀,但是其飞行性能比之自然界的飞行生物,尤其是昆虫,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自然界的生物普遍使用的是扑翼进行飞行——通过调整翅膀的运动模式,使自己拥有出色的飞行机动能力。生物的扑翼飞行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对扑翼的研究有助于我对扑翼飞行器的设计研究,尤其是厘米量级的微飞行器(MAV)。这是因为,在厘米量级的小尺寸下,传统的固定翼飞行器很难有足够的气动力来起飞。然而昆虫却能依靠扑翼进行飞行。所以探究扑翼运动及其气动力的产生十分必要。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探究扑翼飞行器的设计,并且设计搭建一个扑翼气动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平台测试了刚性翼和柔性翼的气动差异,探讨了扑翼研究中的一个至今仍在争论的关键问题——昆虫翅膀的柔性对气动力的提升有什么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主要有扑翼微飞行器概念的提出,国内外扑翼飞行器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扑翼柔性相关研究背景的综述。2.综述了昆虫扑翼飞行的原理,对比了鸟类和昆虫翅膀的异同以及各自扑翼飞行的特点。总结了几种常见的仿生扑翼机构及其原理,然后根据实验目的提出了本实验所使用的仿生扑翼机构。该机构拥有差动齿轮结构,能实现扑翼的挥拍和攻角两个自由度运动,运动方式通过两个舵机配合实现。3.以上述的扑翼机构为核心,设计制造了两种扑翼飞行器。我以轻量化和小型化为目标,设计制造了第一种仿照昆虫的扑翼微飞行器。第二种飞行器模仿鸟类设计,同时模仿鸟类翅膀骨骼设计了飞行器的扑翼,让其拥有折叠功能。4.结合两个飞行器的设计制造经验,设计开发了一款扑翼气动测试实验平台。我使用STM32系列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四个舵机分别控制两对翅膀,使用六分量力传感器收集气动力数据。实验过程基于硬件在回路(Hi L)理念设计:由扑翼运动实物模型产生数据,上位机电脑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后,生成新运动数据,再将新运动数据载入实物模型进行新一轮实验。5.我成功组装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设计了拥有三种不同相位的运动曲线——超前相位、对称相位和滞后相位运动曲线,然后用这三种不同运动曲线进行了刚性翼和柔性翼的气动对比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得出了刚性翼超前相位拥有最好的气动性能的结论。6.最后,我对本次实验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实验的不足和后续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翅膀的柔性度的设计需要改进,需要设计更多的对照组实验以探明柔性度的改变对气动力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与智能手机发生各种触控交互,如点击、滑动、缩放等,由于这个交互过程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年轻人在高频率的手机使用中手部肌肉损伤的风险变高、老年人在触控交互过程中容易误触等。所以了解触控交互如何受到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的理解触控交互,解决用户日常出现的触控交互问题,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本研究选取了三个影响触控交互的因素:操作手势、屏幕尺寸、触控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具有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同时还克服了手动变速器换挡时动力中断的缺点,目前已成为车辆变速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考虑动态服役性能和驾驶行为及行驶环境的DCT智能控制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任务二“内外部激励下DCT系统动态特性研究”为依托,结合企业提出的动力总成悬置对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以硫酸盐气溶胶为代表的污染物颗粒是促使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硫酸盐的产生以及演化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一项研究热点,对于科学治理雾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从原子、分子层面研究小尺度磺酸团簇的电子结构对揭示其成核机理非常重要,然而磺酸阴离子在气相条件下十分不稳定,难以直接探测这一类阴离子的电子结构特征;此外,对于阴离子光电子能谱的模拟,缺少一种可靠的理论计算策略。
缺陷检测在纺织品、玻璃制品、钢材、道路交通、芯片等工业应用领域有非常大的需求,传统上一般使用人工和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但是,人工检测效率低、速度慢;而传统的机器视觉检测又需要依赖一些人为设计的特征,且鲁棒性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高以及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使用深度学习方法,特别是使用目标检测方法进行缺陷检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Cascade R-CNN是一个较新的、检测效果较好的二
四足机器人被广泛地运用在救援、野外作业等作业上,作为一种地面载具,开展对四足机器人在不同地面,即硬质地面和松软地面下的步态规划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四足机器人在不同地面下的步态规划问题,开展对腿部机构运动学、动力学、足端地面力学、稳定性分析、落足点计算以及步态规划等问题的研究。(1)开展了对腿部结构的运动学问题的研究。本文基于实验室已有的可切换自由度(单自由度和双自由度之间可切换)的腿部机构,针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物理过程之一。在涉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各类模型中,半经典Rabi模型和量子Rabi模型是两个基本且重要的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量子系统的研究和控制中,包括核磁共振、腔量子电动力学(QED)和电路QED。半经典的Rabi模型描述的是一个量子比特与一个单模的经典场的相互作用。量子电池作为一种用于临时储存能量的小型量子机械系统,可以作为媒介将能量从产生能量处转移到能量消耗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能源资源的紧缺,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零污染和电能可再生的优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之一。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在电动汽车遭受碰撞冲击时,电池包系统很可能会产生起火、爆炸、短路等现象。在对电动汽车结构进行研发设计同时,考虑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特别是电池包的安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一款由传统燃油车改装而来的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
作为推动检验医学进步的存在,医学检验仪器正在向高、精、尖的方向不断发展,部分检验设备却逐渐缺失基层大规模应用的适用性,“三大常规检验”之一的尿液检验分析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尿液检验分析在许多疾病诊断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肾脏与泌尿系统疾病,在预后观测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为保证尿液检验分析结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检测结果缺一不可。然而购买两类设备的高额成本与完成两次检验的繁琐
缺陷存在于广泛的材料家族中,其中不乏有二维异质结材料。当两种晶格失配度较大的材料形成异质结时,界面区域会出现失配位错以释放一部分应变能。目前关于横向异质结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共格界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含有失配位错的半共格锯齿型BN/Al N异质结纳米带的电子和光学性质。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文中构建了多种界面的锯齿型BN/Al N纳米带结构,发现界面处存在失配位错
河口湿地位于陆海交互地带,地球生物化学过程活跃。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大量活性氮输入到河口环境中,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深入理解氮循环微生物过程有助于应对河口氮污染等环境问题。硝化过程在氮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全程硝化菌(comammox)的发现,即单一微生物个体将氨直接催化为硝酸盐,改变了一百多年来硝化过程需要两种不同微生物催化的传统认识,该发现也使comammox成为硝化微生物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