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穿孔,是指在电脉冲的作用下,细胞膜脂双分子层上形成瞬时微孔,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和膜电导瞬时增大,亲水分子、病毒颗粒、DNA、蛋白质以及染料颗粒等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细胞膜的分子得以进入细胞的一个生物物理过程。 将电脉冲和药物化疗相结合进行癌症治疗的技术称为电化学疗法。这种治疗方案的基础是施加电脉冲致细胞膜电穿孔,从而利于药物进入细胞内部,发挥其细胞毒作用,提高抗癌效果。本文选用S180肉瘤细胞,利用LN-101基因脉冲导入仪产生的电脉冲与抗癌药物相结合对其进行治疗,所取得的结果可为电化学疗法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电脉冲导致S180离体细胞电穿孔。以不同电场参数(电压、电容、脉冲个数)的电脉冲处理S180离体细胞,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膜电穿孔现象并且观察到细胞表面微绒毛有不同程度损伤;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得到了各电参数(电压、电容、脉冲个数)对细胞膜电穿孔百分率的影响,即电压越大、电容越小、脉冲个数越多,穿孔百分率越大。第二部分研究了盐酸阿霉素结合电穿孔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用低强度电脉冲(600V,10μF,5个脉冲)结合低剂量盐酸阿霉素(0.134mg/只)肿瘤部位给药对小鼠S180肉瘤治疗,将63只荷瘤昆明小白鼠分为:对照组(不作处理)、药物组(只用盐酸阿霉素治疗)、电场组(只用电脉冲处理)、药物+电场组(盐酸阿霉素结合电脉冲处理),分别从肿瘤生长状况、组化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电场组疗效最好,即电穿孔结合盐酸阿露素治疗肿瘤有协同增效作用。第三部分研究了电化学疗法治疗小鼠5180肉瘤的电参数和给药时间。低剂量博莱霉素(0.O4mg/只)结合不同电参数的电脉冲对荷瘤小鼠进行分组治疗,对肿瘤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统计。设置脉冲个数为5个,电压分别为500V、700V、900V,电容分别为6 pF、10 pF、14pF,共9个处理组及一个对照组,结果各处理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固定电压700V,电容10 pF,脉冲个数分别为5个、7个、9个,结果各处理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将处理组给药时间分为lmin、15min两组,结果lmin组疗效显著高于15min组及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