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6个杂交棉组合(单价99668×GK12、单价99668×泗棉3号、双价99668×GK12、双价99668×泗棉3号、99668×GK12、99668×泗棉3号)研究了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种优势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同时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模型(ADE),系统的探讨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同时利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探讨了外源基因的引入对杂交棉的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由于外源基因的引入,杂交棉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铃数、果枝数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衣分达到极显著,对铃重变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抗虫杂交棉的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除伸长率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伸长率的增加有显著的影响;杂交棉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为负相关,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品质和品质构成要素之间多为正相关。
在产量性状中,产量性状的5个方面主要受遗传主效基因控制,但环境的影响也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说明环境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在遗传主效应中,除衣分和铃重外,其余3个性状中显性效应所占比值均大于加性效应所占比值,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产量性状的表达,且大部分(除铃数外)表现为加性与环境互作为主,说明杂种优势表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质性状中,5个性状都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在品质性状遗传主效应中,除马克隆值外的4个性状显性效应均大于加性效应,表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不明显;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大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说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品质性状的表达。
外源基因的引入,导致了棉花基因表达量的增加,同时也使得杂交种之间的差异增大,但是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杂交棉产量和品质之间除了个别的指标(铃重、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外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基因表达量的多少与棉花产量品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关键是个别控制单一性状的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