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时期,“桐城派”是其中影响最大、流衍时间最长、传播范围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序跋”虽被姚鼐“简而有道”地归为一个文类,但它自身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写作传统。文集序跋在承载文学批评功能的同时,又兼收其它文体之长,发展成为一种“集大成”之文体。文集序跋作为桐城派古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内在容量。“桐城派”在具体的文集序跋创作中注重理性情感的表达,在理性情感的书写中注入生活情感和艺术情感,侧重对“情化”自然和“情化”生活的表达。文集序跋对文集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和寄托性,序跋作者在具体写作时,会选择不同的策略进行书写,既有主体重合的自序,也有主体相离或相交的他序。内容表达上,由论文到评人到评人、论文的有机结合,在评人、论文的同时提出不同的理论,总结古文在创作、鉴赏等方面的经验,并用以指导古文的创作。写作方法上,由议论、说理到叙事、抒情和议论、说理的结合,增加了文集序跋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借鉴,吸收其神气、音节、韵味等理论,提升了文集序跋的文学价值。修辞手法上,结合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吸收时文和骈文之长,增加对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的运用。逐渐形成“桐城派”古文自身简洁典雅的风格特色。文集序跋的写作不同于学术书籍的序跋写作,但“桐城派”中的一些藏书家,注重对文集版本流变、校勘和编纂过程进行考证,同时从侧面记载一些历史事件,文史互证,从而也成就了“桐城派”文集序跋的文献价值。“桐城派”文集序跋的创作实践丰富了文章学的理论内涵,也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文集序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桐城派”古文创作被新文学白话创作取代之后,文集序跋依然顽强存在并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新文学散文创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