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融入城市”包括农民工融入企业、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社区涉及诸多复杂课题,它的解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建设。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农民工基本情况的调查,揭示湘潭市农民工的总体状况,同时揭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新特点。我们既能比较全面了解湘潭市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的问题,也能管中窥豹了解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的问题。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湘潭市农民工整体上处在社会的边缘地位,农民工融入企业、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社区的“融入城市”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农民工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市民”;农民工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成为产业工人的“正规军”;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工难以成为产业转移的“主力军”;劳动保障水平低,农民工难以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翁”。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原则,关键是要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既要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使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又要引导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顺利实现“融入城市”。为此,必须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农民工同享“市民”待遇,牢固树立“农民工满意”的理念,满足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正当需求,构建覆盖农民工的城市三维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核心就业竞争力。必须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工及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劳务派遣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农民工司法特护制度,搭建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法律援助通道。必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不同于城市居民的“小统筹大账户”模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为农民工社会保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我们对湘潭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调查分析看,农民工“融入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使进城农民工生计可持续、社保有着落、心理能适应,既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法律保障。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把人的城镇化放在首位,把农民工的市民化作为重点,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成为产业工人的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