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HSP60的金纳米颗粒及其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光热杀伤作用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且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但是,在治疗上仍亟需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根据分子分型,乳腺癌可分为以下四种: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针对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乳腺癌)和靶向治疗(抗HER-2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由于其表面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均低表达,因而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开发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是一种重要的分子伴侣,属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家族,存在于所有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质和细胞膜上。HSP60在肿瘤发生中能够抑制线粒体凋亡,并且促进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和癌症转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SP60在乳腺癌组织或细胞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的组织或细胞。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到原位导管癌再到侵袭性乳腺癌,HSP60的含量逐渐增加。这表明,HSP60可能成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所在实验室前期研发出了一种能够与HSP60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命名为P17)。本研究拟将此靶向多肽与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相结合,构建光热治疗用靶向金纳米颗粒,在小鼠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4T1细胞上研究其光热杀伤效果。金纳米颗粒作为光热转换剂具有光热转换效率高的优势,同时它的生物相容性好,表面易于修饰;而光热疗法具有高选择性和低副作用的优点,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方法:首先,使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HAuCl4制备AuNP;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 AuNP 的形貌进行表征。使用人工合成多肽P17修饰AuNP,制备得到连接了 P17的AuNP(AuNP-P17),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 spectroscopy)获得AuNP-P1 7的特征光谱;通过动态光散射方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检测AuNP-P17的粒径和Zeta电势。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HSP60的表达、P17与4T1细胞的结合。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AuNP和AuNP-P17被4T1细胞的摄取情况。使用便携式热电偶温度计测定4T1细胞与AuNP或AuNP-P17孵育24 h后经激光照射2或4 min的温度。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P17、AuNP和AuNP-P17在光照前后对4T1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AuNP呈颗粒状,大小均匀,并且分散性好;在528 nm左右具有经典SPR单峰。当与P17共孵育后,随P17浓度的增加,AuNP的SPR吸收峰强度有所降低,且长波处吸收值抬高,表明P17连接到AuNP上。DLS结果显示,AuNP表面连接P17后,平均粒径随着P17比例增加而增大,从(51.8±0.1)nm变为(52.1± 2.2)、(60.8±1.9)和(64.5 ± 2.5)nm。Zeta电势从(-29.3± 0.3)mV变为(-29.6±0.6)、(-26.4±0.4)和(-26.9±2.5)mV。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4T1细胞膜和细胞内均有HSP60表达。P17能够与4T1细胞膜上和细胞内HSP60有效结合。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17在20μM范围以下对4T1细胞的活性几乎没有影响;与此同时,在金原子浓度不超过100μg/mL浓度下,AuNP或AuNP-P17对4T1细胞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P17、AuNP和AuNP-P17本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两种纳米颗粒与4T1细胞共孵育4、6或8h时,AuNP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颜色无明显变化,表明AuNP与4T1细胞的结合不明显;而AuNP-P17处理组的细胞中可见金纳米颗粒的红色,说明AuNP-P17与4T1细胞的结合非常明显,P17促进了4T1细胞对金纳米颗粒的摄取,表明AuNP-P17具有靶向性。当4T1细胞在与AuNP和AuNP-P17共孵育后,被激光照射时其培养基温度发生变化,AuNP-P17处理组在激光照射4分钟后,培养基的温度从(22.9±0.4)℃升高到(52.0±3.9)℃;对于AuNP处理组,细胞培养基的温度只升高到(47.2±0.6)℃,而对照组仅升温到(38.2±2.4)℃。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在激光照射2分钟时,AuNP、AuNP-P17处理组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当激光照射4分钟后,AuNP-P17处理组细胞的相对活性降低到(1.3±2.8)%,AuNP处理组的细胞相对活性降低到了(64.1±6.8)%,而对照组细胞的相对活性与无激光照射时无显著性差异(100.0±3.2)%。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果表明,AuNP-P17相比AuNP,其对4T1细胞的光热杀伤效应得到显著性增强。结论:本研究基于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HSP60这一特征,使用HSP60特异性结合的多肽P17修饰AuNP,构建了靶向乳腺癌细胞4T1的光热杀伤系统AuNP-P17。这种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显著增强了细胞对AuNP-P17的摄取。在各组细胞中,与AuNP-P17共孵育后的4T1细胞在激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幅度显著,表明AuNP-P17具有靶向性和光热效应,实现了对4T1细胞的高效光热杀伤。因此,靶向HSP60可增强AuNP对4T1细胞的光热杀伤作用,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面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转化的潜力。
其他文献
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患病率最高的单基因心血管遗传疾病,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首要原因。HCM主要由编码心脏肌小节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通过基因敲入在小鼠中引入肌小节基因致病突变,建立HCM小鼠模型,模拟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是研究HCM分子病理机制和探索疾病治疗手段的必要前提。但目前我国国内尚缺少此类小鼠模型。本研
小耳畸形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在发展的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为耳软骨修复提供了重要手段。支架材料通过提供包括生物刺激、力学支持等在内的拟细胞外基质微环境,对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制备具有适宜力学强度的支架材料,对维持细胞形态及新生工程化组织的完整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构建具有与天然耳软骨压缩模量相匹配的复合支架,以达到更好地促耳软骨修复的目的。此
目的 通过探讨影响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MRSA-HAP)的初始治疗效果的因素,建立初始治疗效果预测模型,以期及早识别危重患者,并为改善治疗效果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至2020年符合MRSA-HAP诊断的患者,共137例,包括男性86例,女性51例,中位年龄57岁。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以及治疗情况,随后Logistic
目的:评价大隐静脉在针对颈动脉受侵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行颈动脉重建手术的手术安全性,并尝试探讨重建手术中各数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颈动脉受侵的20例头颈部恶性患者,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占55%);头颈部鳞癌9例(占45%),包括下咽鳞癌、喉鳞癌各2例,颊粘膜鳞癌、舌根鳞癌、上颌窦鳞癌各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鳞癌2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由于其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特点,是最致命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PURA基因编码的富含嘌呤元件结合蛋白 α(purine-rich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alpha,PURα)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DNA/RNA结合蛋白,在基因的转录调控、mRNA的运输和翻译以及DNA修复中发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机,Halcyon直线加速器以及Trilogy传统加速器在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包括剂量学比较、治疗效率以及质量。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新技术所具备的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了 20名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CT影像资料,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和正常组织限值,分别使用计划设计系
学位
结肠癌高表达MTA1对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调控目的 在多个人类癌种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所编码的MTA1蛋白是一个依赖ATP的核小体重构去乙酰化酶复合物的一个亚基,通过参与染色质重塑从而广泛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因此对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肿瘤微环境具有调控作用。但目前关于肿瘤细胞高表达MTA1对局
研究背景作为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神经系统疾病,重度抑郁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全球公共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然而,由于存在病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用于临床的抗抑郁药物存在不完全有效、起效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新的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和药物正亟待被研究。最初被认为是DNA突变修复蛋白的PARP家族成员现在已越来越多地被证明在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信数据同样表明该家族成员PA
目的1.评估肺腺癌细胞学标本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方法检测PD-L1的可行性,并探讨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的相关性。2.评估肺腺癌液基薄层制片标本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检测PD-L1的可行性。方法1.收集60例肺腺癌胸水细胞块标本应用PD-L1 SP263试剂按照生产说明书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同时做高通量二代测序,探讨PD-L1与驱动基因突
目的探讨CEUS在晚期肝癌行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探索CEUS定量分析在晚期肝癌行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探索CEUS定量分析对晚期肝癌免疫联合靶向治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行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24例。全部24例患者于治疗前、免疫联合靶向治疗2周期后均行CEUS检查及腹部增强CT或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