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溶剂添加剂和给受体材料侧链搭配策略调控聚合物太阳电池活性层形貌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太阳电池(PSCs)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因其重量轻、柔性、可溶液-大面积加工等优点受到了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一系列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涌现,单结二元PSCs已实现超过18%的高器件效率。PSCs的吸光活性层主要采用本体异质结结构,对有关活性层形貌的调控始终是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具有合适的相区尺寸及连续互穿网络纳米结构的活性层是PSCs获得高能量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基于溶剂添加剂和给受体材料侧链搭配策略开展了调控聚合物太阳电池活性层形貌的研究。首先在论文的第一和第二章介绍了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发展进程及活性层形貌调控的方法、器件制备流程与性能表征方法。在第三章中,研究了三种二卤代甲苯溶剂添加剂(2,4-二氟甲苯(DFT)、2,4-二氯甲苯(DCT)、2,4-二溴甲苯(DBT))与主溶剂氯苯(CB)搭配,用于加工PBDB-T:N2200全聚合物活性层体系。发现氟代添加剂DFT加工的活性层形貌与纯溶剂CB加工的接近,其电池效率8.04%略高于纯CB的7.9%;基于氯代添加剂DCT加工的活性层表面粗糙度有所加大,并伴随相分离尺度的轻微增大,效率提高到8.54%;而溴代添加剂DBT能使活性层相分离进一步加大,并出现了纤维状形貌,电池效率提高到8.78%。总体上,随卤素原子质量增加,添加剂沸点逐步增大,使得更高沸点的DCT和DBT更明显改善PBDB-T:N2200过度混合的问题,从而优化了活性层形貌和器件性能。在第四章中,比较了具有相同主链结构但带有不同侧链的三种聚合物给体与N2200聚合物受体的全聚合物活性层的光伏性能。这些聚合物给体基于氟代苯并三唑和不同侧链修饰的苯并二噻吩(BDT)为主链骨架。发现相对于BDT经烷基侧链修饰的聚合物给体J52,另外两个BDT经硅氧烷封端侧链修饰的聚合物给体PBZ2Si-C6和PBZ2Si-C7表现出更低的表面能,经计算得出更长硅氧烷封端侧链的PBZ2Si-C7与N2200具有最小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D,A,预示两者具有最好的亲和力。形貌测试表明三个活性层的相区均匀性按J52,PBZ2Si-C6,PBZ2Si-C7的顺序得到了优化,并伴随空穴迁移率的不断增大和载流子平衡性改善。在全聚合物电池中,基于J52、PBZ2Si-C6、PBZ2Si-C7的活性层分别获得了6.99%、8.05%、8.54%的效率。有关研究表明硅氧烷侧链对活性层形貌的调控和优化光伏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第五章中,研究了第四章已经提及的分别经烷基侧链和硅氧烷封端侧链修饰的两种聚合物给体J52和PBZ-2Si与分别经烷基侧链和硅氧烷封端侧链修饰的两种非富勒烯受体i-IE-4F和i-IESi-4F(ASi)之间的四种活性层组合,以探讨给体材料与受体材料之间的侧链搭配对活性层形貌和光伏性能的影响。相对于i-IE-4F,含硅氧烷封端侧链修饰的i-IESi-4F具有更低的表面能。计算四种活性层所得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D,A大小表明:活性层相容性按PBZ-2Si:i-IE-4F、J52:i-IE-4F、J52:i-IESi-4F、PBZ-2Si:i-IESi-4F的顺序进行增加,形貌测试证实了基于i-IE-4F的前两种活性层表面粗糙度高且相分离尺度大,影响了电荷分离和输运,导致效率均低于7.34%;而基于i-IESi-4F的后两种活性层J52:i-IESi-4F和PBZ-2Si:i-IESi-4F可以抑制大相区的形成,器件效率分别达12.67%和14.54%。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同时含有硅氧烷封端侧链的活性层组合PBZ-2Si:i-IESi-4F实现了最优的相分离形貌,其最低的双分子复合和优异的载流子输运能力使得光伏器件实现22.55 m A/cm~2的短路电流和74.03%的填充因子。该研究表明给体材料与受体材料的侧链匹配是优化活性层形貌和光伏性能的可行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心室压力增高是心肌纤维化的重要致病因素。压力感受器Piezo1能将机械应力转变成细胞内的Ca2+信号,且Ca2+调控异常与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但Piezo1是否介导了高静水压诱导心肌纤维化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此外,DNA去甲基化也在心肌纤维化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DNA去甲基化酶(TET)是调控DNA去甲基化的重要因子,但TET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阐明。因此本研究拟探讨:Piez
智慧城市的概念自2008年被IBM提出,近二十年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与民生最息息相关的技术应用。截至2018年我国已经陆续开展约500个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智慧社区将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紧密结合当前智慧社区的发展形势及应用现状,针对当前智慧社区存在的忽视居民需求、缺乏效益量化评价的现状开展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在对智慧城市及智慧社区等相关理论学习和国内外大量文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兴起,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锂离子电池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而当前商业市场上使用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有限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问题,发展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是未来的必经之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目前研究最成熟的一类固态电解质,具有易成型、与电极相容性好
Ⅲ族氮化物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UV LED)在杀菌消毒、医疗、气体传感和聚合物固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相比于In Ga N基可见光LED,Al Ga N基UV LED的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很低,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的进程。高Al组分的Al Ga N基UV LED,面临着强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温度对电池性能及寿命有着较大影响,过高或过低温度都会导致电池性能衰减甚至破坏失效,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针对小型与大型动力电池模组存在的热管理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超薄均热板和基于三维热管阵列的动力电池集成式热管理技术,并研究分析其与不同散热方式结合的热管理效果。本文首先设计并制造了厚度为0.8
随着大众的信息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身份识别方法的便捷、准确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掌纹和掌静脉相比指纹、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具有特征区域大、纹理信息丰富等特点,在身份识别任务中有着优秀的性能,因此,近年来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引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掌纹掌静脉识别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用户体验差、训练数据缺乏、静脉成像受手掌温度影响较大等问题。由于现有的系统要求用户手掌在特定区域停留一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生理复杂性和异质性。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利用多组学数据进行癌症分型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有了一些利用统计学和深度学习来整合多组学数据的研究,但是受限于多组学数据之间高度不平衡的维度和尺度差异,以及生物数据的高噪声,目前仍缺乏更有效率的整合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种多组学整合分型方法,渐进式地开展多组学整合分型研究。首先提出了深度网络多组学整
语音增强是从带噪语音中恢复出干净语音分量,以提高语音的听感质量和可懂度。传统的语音增强算法假设噪声是平稳的,但是生活中的实际噪声是随机且非平稳的。而现代的神经网络语音增强算法无需假设噪声性质,可以直接学习带噪语音到干净语音的映射关系。但是不同的训练目标会有不同的语音增强效果,而且单个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多目标学习和集成学习算法开始应用在语音增强领域。多目标学习语音增强算法可以同时优化
基于分类模型的ECoG术中脑功能定位有望实现准确、快速、无创的神经外科脑功能区定位,但由于个体之间的功能区ECoG特异性差异,存在功能区定位算法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本文设想采用聚类和分类结合的定位方法来提高算法的泛化性能,开展基于静息态ECoG聚类和二分类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研究。首先,优化静息态ECoG的采集方法和预处理算法。设计智能电极接触状态检测器的上位机软件,分析和指示皮质电极与大脑皮层接
近些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促使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领域准确率大幅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人脸检测作为目标检测领域重要的子分支成为研究热点,当前在多种数据集上已有准确率非常高的算法提出,诸多前沿算法模型基于庞大参数量的网络结构,尽管拥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实际运行速度很低,难以满足实际生活生产的需求。本文从模型设计与模型压缩两方面入手,设计了一个轻量化的人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