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聚(2-乙基-2-噁唑啉)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2-乙基-2-噁唑啉)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于修饰等特性,在诸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主要通过使用不同的功能引发剂合成并表征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聚(2-乙基-2-噁唑啉)。(1)结合阳离子开环聚合和可逆硫醇/二硫化物交换反应合成了超支化聚(2-乙基-2-噁唑啉)(PEtOx)。首先,使用1,3,5-三(溴甲基)苯作为引发剂合成三臂星形PEtOx大分子单体,并用乙基黄原酸钾封端。类似地,使用苄基溴作为引发剂,合成线性PEtOx并用乙基黄原酸钾封端。然后用正丁胺作为裂解剂和碱性物质,通过调节星形PEtOx大分子单体和线性PEtOx的比例,利用原位裂解和巯基进一步氧化成二硫键获得含二硫键的超支化PEtOx。其中,线性PEtOx的添加可防止形成凝胶。该超支化PEtOx在二硫苏糖醇(DTT)的存在下,可降解为三硫醇和单硫醇大分子单体。实验过程中,通过Ellman测定法跟踪超支化PEtOx形成过程中硫醇的含量。发现在反应后的体系中未检测到游离巯基的存在,并且体系无凝胶生成,这说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线性PEtOx在正丁胺的裂解作用下生成了单硫醇,生长的超支化聚合物链被这些单硫醇封端,无法继续增长,从而阻止了分子量的急剧增加和凝胶的产生。将所得超支化PEtOx水解成具有可逆二硫键的新型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2)通过使用阳离子开环聚合和可逆硫醇/二硫化物交换反应合成环状聚(2-乙基-2-噁唑啉)。首先使用1,3-双(溴甲基)苯作为引发剂合成双臂PEtOx大分子单体。该PEtOx大分子单体用乙基黄原酸钾封端。然后利用正丁胺作为裂解剂和碱性物质,通过裂解形成硫醇和硫醇进一步氧化成二硫键,得到环状PEtOx。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尺寸排阻色谱(SEC),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双臂PEtOx大分子单体和环状聚合物。利用Ellman法测定环状和硫醇封端的聚合物中的硫醇含量。结果表明,较低大分子浓度(5 mg/mL)可形成较纯的环状聚合物。并将该合成路线与利用炔基-叠氮“点击化学”合成环型PEtOx的路线进行比较。(3)以2-苯基-1,3-二氧六环-5-醇为前体,合成了含有一个炔基和两个三氟甲磺酸酯基的三官能团引发剂。首先,前体与炔丙基溴反应得到含有一个炔基的引发剂中间体。随后,在四氢呋喃和盐酸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醚键断裂,最后在四氯化碳中与三氟甲磺酸酐反应合成得到最终的引发剂。该引发剂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并确认。利用该引发剂引发2-乙基-2-噁唑啉开环,可以得到分布较窄的PEtOx。作为对照实验,含有两个对甲苯磺酸酯基的引发剂也可用于2-乙基-2-噁唑啉的引发聚合,但由于其较大的位阻效应,所得的聚合物分布较宽且反应后体系中有大量的引发剂残留。为了进一步探究位阻效应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一种线性的带有对甲苯磺酸酯基的引发剂,实验结果显示聚合完成之后体系中仍有引发剂未反应,表明除了位阻之外,引发剂基团的亲电性也影响着阳离子开环聚合效率。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一部不断谱写创新的历史。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越来越有赖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但如何提高一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有意识地在
目的对比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5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
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PTEN的突变或丢失常引起许多恶性肿瘤和肿瘤综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计算机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面临的系统可靠性问题也日益突出。高速铁路调度集中(CTC)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既是高速铁路调
摘要:本文结合《药物合成反应》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47-02  一、引言  《药物合成反应》是制药工程、药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上承药物化学
<正>烟雾病(MMD)因颅底异常血管网形似烟雾,在MMD高发的日本,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为6.03/10万,发病率为0.54/10万[1],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南京地区MMD患者患病率为3.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