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相较于欧美成熟市场而言,我国资本市场仍呈现出“重股轻债”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格改革的推进,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倡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我国债券市场迎来了新的成长机会。自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比重逐渐超过股权融资,表现出强劲的市场发展潜力。 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选取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上两个代表性债种—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作为对象,以发债公告效应为媒介,采用对比分析,事件研究法,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市场对这两种债券公告的反应,以及造成不同反应的潜在原因,为那些选择运用债券进行投融资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提出参考性建议。 本文通过对2008-2016年间市场对债券发行消息的反应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债和可转债均会引起市场积极响应,但都不十分显著。其中,公司债公告效应与上市公司税率,发债前的负债水平以及宏观经济指数显著相关,可转债公告效应则与公司规模以及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