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BP算法的铁路线路参数动力特性预测与方案评价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铁路线路方案设计与决策主要考虑地形地质、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较少考虑车辆-线路动力问题,而不良的车线动力作用会加剧车辆对线路的破坏,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性和平稳性。因此,在优选线路设计方案时,应尽可能选择车线动力作用较小的方案。然而,铁路线路一般里程较长,建模工作量大且计算效率不高,限制了动力学分析方法在线路方案比选阶段的应用。为此,本文针对线路设计参数,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车线动力学性能预测模型,结合博弈论建立线路方案评价模型,以解决铁路线路方案动力学性能快速预测与评价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基于车辆-线路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相关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车线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此模型计算得到车辆通过不同平面线形时各项车线动力学性能指标值,为线路方案动力特性预测提供数据基础。其次,通过平面线形参数和车线动力学特性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各项动力学指标的平面线形主要参数,进而利用BP神经网络、广义神经网络和灰色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相关动力特性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到BP神经网络动力预测模型预测效果相对最好,利用遗传算法对其优化得到GA-BP预测模型;分析了竖曲线对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得到了纵断面线形影响系数,并利用其对动力指标预测值进行了修正。最后,构建了考虑预测误差系数的线路方案各动力指标最大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铁路线路方案局部动力学性能评价模型,提出了考虑线路长度系数的动力指标综合值计算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博弈论思想构建了动力指标组合权重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铁路线路方案整体动力学性能评价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中各种制式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其中由于市域铁路开始在日常通勤通学中承担重要的作用,人们从城市郊区搭乘市域铁路进入城市边缘,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换乘到城市轨道交通上,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整个出行目的。因此,如何让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更好地协同起来,相互补充,成为人们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轨道交通中列车运行图是各制式进行行车组织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
油气管道是国家能源输送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城市燃气门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将上游输送来的高压天然气降压后输往下游,冬季用气量增加时,场站调压会使天然气温度骤降,进而造成埋地管道周围土壤冻结将场站管道抬升即管道冻胀。管道在冻胀作用下导致局部区域应力过大,威胁场站管道的安全运营,因此对场站管道进行应力安全评估尤为重要。以往关于场站管道的应力分析,往往是依靠有限元模拟及经验公式,并没有掌握场站管道的真实变形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和在线服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变得广泛流行,用户在享受这些服务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其带来的安全威胁。数字图像在商业、军事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应用广泛,并且要求图像能够安全传输和存储。近年来,商业、个人和政府的图像数据的大量泄漏凸显了各类图像加密的重要性。混沌系统因其特有的随机性、遍历性和敏感性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大量应用在图像加密领域。最近,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混沌系统和不同的加密结构,提出了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同时也是能力培养以及语言表达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会沟通,能够更好地提升表达能力,实现能力与素质的整体提升。幼儿阶段又是培养沟通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特性,开展相应的沟通训练,使其学会说话,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待事情的态度用语言表达出来,实现自由地和大人或者同龄人的沟通交流,让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又能够更好地接受相应的知识。
期刊
当前,我国的BIM技术应用与装配式建筑推广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是BIM技术应用所面临的建模成本高、利用率低、行业观念不适应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的背景下,上述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施工阶段是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落地阶段,需要的时间多,投入的资金大,是实现项目价值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缺乏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检验BIM技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具有潮流控制灵活、供电可靠性高、换流站的建设投资相对较低等优势,是一种实现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与传输的有效手段,也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因其低阻抗特性,在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故障电流在极短时间内即远超额定电流,上升速率极快,致使换流站闭锁、停运。故障期间,多个换流站均向故障点注入故障电流。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故障特性分析以及继电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围绕多端柔性直流系统故
随着人们对各种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线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遇见各种障碍物,导致信号无法以视距(LOS,Line-of-Sight)传播直接到达定位接收机。信号经过反射或折射等非视距(NLOS,Non-Line-of-Sight)传播到达定位接收机,会造成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
近年来,铁路建设发展迅速,铁路运输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公众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列车的正点率也越来越关注,确保列车的正点率也成为了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列车一旦出现晚点,不仅会对旅客造成影响,还会降低线路的运输效率,给铁路运输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晚点控制,更好的协调列车有序运行,更快的减小晚点的影响范围,本文基于英国西海岸主线的列车运行实际数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之一,一旦发生故障,轻则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重则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分析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预判滚动轴承故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在一维时域振动信号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生产环境下数据样本较少、故障信号有噪声且微弱的问题,研究了在不同环境下的深度神经网络
目的:基于酿酒酵母表面展示技术构建COVID-19口服候选疫苗,并对其诱发的免疫应答进行分析。方法:以SARS-Co V-2的S基因(基因库编号:MN908947)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RBD。利用NheⅠ/Eco RⅠ对RBD基因和表达质粒p YD1进行双酶切,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后获得重组质粒p YD1-RBD。将p YD1-RBD转化至感受态E.coli DH5α,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