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期间,中国对于国家权力的配置一直处于探索和调整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清末民初这样一个政局动荡的时期,外国列强大肆侵略中国、掠夺并试图操控中国的政局,加之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思想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有着一群民主志士为中华民族争取自身自由和解放而进行英勇而伟大的斗争有关。在国际和国内社会极为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并存的各种政治力量,它们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重新组合,为了民族事业的努力和斗争,都深深地影响着清末民初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配置和调整。清朝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间,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的危亡,他们推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全面变法运动。从起初的“新政”到“仿行立宪”,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到《临时约法》的出台再到《袁记约法》的施行,这十多年,是清王朝甚至中国历史政治改革的黄金时期,即使在历代的末世改革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然而,清廷可以发起一场政治改革,但是却控制不了改革的发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立宪本质上就是要限制皇帝专权,防范任何形式的专制,这对于本来就已经羸弱不堪的清王朝来说无非是一种引狼入室的做法,导致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反复的情况。说到底,这是因为清廷不愿促成更长远的可以确保广泛阶层参与政治秩序的变革,他们心中仍然是以强调现存的社会结构为特征。然而,随着改良的一步步推进,慢慢地蜕除了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许多基本特征。新的制度在一部部宪法与宪法性文件的支撑下最终突破了封建社会的母体,在摸索中蹒跚向前。本文从这一时期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出发,来探讨清末民初宪法对国家权力配置的模式特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宪法理论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家分权理论和当时英美日宪法配置国家权力模式的影响。从开始的限制君权,到孙中山最初实行的总统制,再发展到临时政府的内阁制,又从后来的孙氏内阁制发转到袁世凯及曹锟的总统制。整个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宪法配置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这种权力配置模式的不定型特征。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几部主要宪法以及宪法性文件的内容出发,以立法思维的转变和法律条文的变动为线索,深入分析这个时期不同阶段的宪法对国家权力分配的特点和意义。纵观全文,在清末民初的宪政变革中,中国国家权力配置的转型甚至一度陷入了混乱的暴力革命,宪法成为了袁世凯势力夺权的一种冠冕堂皇的掩饰,国家权力的宪政化失去了循序渐进的理智。但值得欣慰的是,共和观念终于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之上的观念,传统的封建皇权政治在中国已经不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了。一百年前的清王朝为了适应历史潮流,第一次进行了宪政改革的尝试。而在一百年后的盛世,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尝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