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现象的出现,是对人民群众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积极回应,是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集团化办学的兴起,其根本的核心的出发点与价值诉求就是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在实施中的成效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价值诉求的目标?如何推进和完善?对于这些重要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对集团化办学的成效进行相对有效的评估来回应。目前国内关于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侧重于集团化办学的概念性分析,较少做量化的探索和分析,缺乏实证性的成效评估研究作为有效的政策评判依据。因此,本研究立足J区集团化办学背景,选择单一法人式集团这一模式,通过实证研究和量化评估,力求对其集团化办学的成效进行评估,据此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以期对上海市乃至其它地区的集团化办学成效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评估框架。本研究首先在教育公平和教育优质均衡的理论基础上,充分借鉴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理论和竞合理论,并结合《上海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发展性评估指南》,构建了集团化办学成效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合作、协同、共赢三个理念,立足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主体,从协同意愿、关系契合度及发展成效等方面设计集团化办学成效评估的指标。进而经过包括区教育局领导、高校专家、市教研室专家以及一线校长在内的两轮审核,在综合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评估指标。其次,根据调研对象的情况,分别采用了两种方式来对其成效进行评估。在教师和学生发展成效的评估上,在成效评估指标的基础上设计了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调研问卷,并发放至J区三大单一法人式教育集团,排除规律作答和不完整回答的无效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604份,其中学生问卷419份,教师问卷175份,校长问卷10份。接着,将获取的问卷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J区单一法人式集团化办学成效进行评估。在学校发展成效评估上,由于受调研样本的局限,问卷调查法所得信息不够深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结构性访谈法,对J区三大单一法人式教育集团的10名校长(总校长和执行校长)进行深入访谈,具体了解其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对未来集团化办学的设想。最后,针对集团化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本研究设计的集团化办学成效评估指标较为合理;整体而言,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教师队伍的水平有所提高;总体上,集团化办学品质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与挑战,一是母体学校直接将校园文化复制给成员校,集团内各校办学特色不突出;二是集团化办学较为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师资培训和行政管理的压力大。在此基础上,研究结合上海市J区单法人式集团化办学的发展现状,从平衡办学风格的统一与差异、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坚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本研究虽然取得了部分的研究成果,但是受研究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本研究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是结论的代表性、普适性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次研究对象仅对单一法人式集团化办学成效进行评估,然而实际中有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因此本文总结的问题和对策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样本有限,对学校层面的分析有待深入,笔者希望将来能随着校长层面样本量增加,在学校层面有更丰富完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