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的作用得以重新被认识。在传统修辞学中,作为修辞方式的隐喻只是被认为起装饰点缀的作用。而在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视为重要的认知工具。隐喻的重要性与普遍性激发了人们进一步研究隐喻理解机制的兴趣。例如:人们是如何理解“这次讲座是一顿盛宴”这一隐喻的呢?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心理语言学模型尝试解释隐喻的理解机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Lakoff和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模型(Conceptual Metaphor Model)及Glucksberg和Keysar的特征归属模型(Attributive Categorization Model)。概念隐喻模型观认为,隐喻是人们头脑中概念系统的跨域匹配,隐喻语言只是对这种概念系统的内在隐喻性的外在表达,对隐喻语言的理解必须依赖于深层的概念隐喻(如:想法是食物)。特征归属模型观认为,隐喻的理解是把本体(如:“讲座”)看作是喻体(如:“盛宴”)所代表的,由某些特征组成的一个抽象类别中的一员,这样本体便继承了这一抽象类别的特征。McGlone(1996)曾就这两个模型做了一系列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虽然支持特征归属模型,但他采用的主要是非即时理解(off-line comprehension)的研究方法,因此关于隐喻即时理解(on-line comprehension)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人们在理解中文隐喻时到底是上述哪种机制在起主要作用。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从非即时理解和即时理解两方面考察概念隐喻及特征类别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验一主要考察人们在非即时理解的情况下对不同类型隐喻对相似程度的判断。相似性评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解难度的差异,如果在理解过程中概念隐喻被激活,那么属于同一概念隐喻的隐喻对应更容易被理解,因而被评定为更相似。在该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问卷中包含三类隐喻对:概念隐喻一致的隐喻对(两个意思接近并属同一概念隐喻的隐喻句);特征类别一致的隐喻对(两个意思接近但不属同一概念隐喻的隐喻句);意思无关的隐喻对。被试需要在一个7点量表上对每对隐喻句进行相似性评定,1表示完全不同,7表示非常相似,以此类推。结果表明:对概念隐喻一致的隐喻对的相似性评定明显高于特征类别一致的隐喻对,由此可以推测概念隐喻在非即时隐喻理解中起一定的作用,即在非即时理解中人们有可能依赖概念隐喻理解隐喻语言。实验二和实验一的设计思路相似,同样是对上述三种类型的隐喻对进行相似性评定,不同之处在于实验二采用更为灵敏的启动实验范式,以隐喻对中的一句为启动项,另一句为目标项,被试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判断目标项与启动项的相似程度,以此检验即时理解的情况。实验二使用心理学实验软件E-prime编制程序,并通过计算机向被试呈现,计算机记录被试的相似性评分及反应时。实验结果与实验一并不一致,对概念隐喻一致的隐喻对和特征类别一致的隐喻对的相似性评定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我们推断概念隐喻也许在即时理解的情况下并未激活,特征归属模型在即时理解的情况下更具说服力。实验三采用了线索再认实验范式,进一步考察在隐喻即时理解过程中何种知识在大脑中被表征。实验过程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阶段,被试会看到一系列隐喻句;第二阶段是再认阶段,被试在不同类型线索词的提示下判断计算机屏幕所示句子是否是前一阶段学过的句子。提示情况分三类:与概念隐喻有关的线索词提示,与特征类别有关的线索词提示,无提示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与概念隐喻有关的线索词和与特征类别有关的线索词都对隐喻的再认有帮助作用,但与特征类别有关的线索词的效果更为明显,结果再次表明特征归属模型在解释隐喻即时理解方面更具说服力,但概念隐喻的作用也不能被忽略。上述结果表明隐喻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似乎会采用不同的策略理解隐喻语言。在非即时理解的情况下,概念隐喻模型似乎更能反映人们的理解情况;在即时理解的情况下,概念隐喻的作用不太明显,而特征归属模型更能解释隐喻的理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