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某些人群功能性躯体不适或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和心理社会特征,探讨其与传统神经症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和诊治功能性疾病提供帮助。 方法 1.用以症状核查清单(SCL-90)和康乃尔医学指数(CMI)为蓝本自行设计的心身症状量表,修订的应激敏感性量表(SUS)、应激感受量表(SRS)和包括就医用药情况的社会人口学问卷,以及简易应付方式量表(CPS)等。调查了正常组软件企业职工450人(实际进入统计441人),医科大学生304人(实际进入统计301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组32例,住院神经症病人组33例。 2.用主要根据CCMD-3躯体化障碍症状标准内容和功能性疾病定义拟订的门诊功能性疾病筛查表,筛查了特定时间在某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中医科门诊连续就诊的门诊病人1,332例。 3.用中国修订版MMPI测试了首诊于精神科门诊的神经症病人139例,非精神科转诊的躯体形式障碍病人30例。 结果 1.职工组和学生组在50项躯体症状中具有的症状数分别为15.2±12.4和15.61±11.82,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按频数段比较两组有心理或躯体不适者的构成,两组差别也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 2.因子分>2(但≤3)和因子分>3时各系统躯体不适出现率比较,结果除学生组睡眠症状出现率较高外,其余变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合计正常组躯体总均分>2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3%;躯体总均分>3的人数占0.3%。 任一躯体因子分>2(但≤3)的正常组人数占总人数的33.2%;任一躯体因子分>3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3%,职工和学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 不同组别的不同器官系统躯体不适出现率并不相同,但多见的躯体不适均为五官、睡眠、疲劳等不适。 3.正常组躯体不适(因子分>2)出现率男性为6.6%,女性为9.2%,两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女性的五官(学生组人 疼痛(职工组)和疲劳(职工组)不适多于同组的男性V<O.05人 4.正常组的门诊次数、用药天数和因病花费等就医行为与精神应激变量及SCL干0心理各因子分相关无统计学显著意义,而与人群。年龄、婚姻及有关躯体不适,包括躯体总痛苦水平、疼痛、五官、呼吸等症状关系较大巾<0.05人 5.正常组躯体不适总数和心理不适总数之间,以及躯体不适总分、各系统躯体不适因子分与心理不适总分、各种心理不适因子分。病感、应激、SUS、CPSN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意义的正相关,与CPSP成负相关,尸均小于0.05。方差分析亦得出类似结论。 6.以各系统躯体因子分是否toZ为界作为因变量,有关心理社会因素评分为自变量作L昭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各系统躯体不适的L昭 回归方程的相关。乙理社会因素(包括心理不适)并不相同。如循环症状与婚姻、焦虑、病感关系更明显;消化症状与抑郁、病感关系更明显;应激相关变量仅应激感受量进入了睡眠、疲劳、五官方程。 7.1,322例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病人中,筛查出的功能性疾病病人有 115例,占总就诊人数 8.7驮各专科功能性障碍者与就诊人数的比例神经科最多u 3.7们,血液科最少①.8们。 8.按严重程度比较神经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组患者的心身症状,发现神经症组的恐怖症状、消化不良组的消化症状和疼痛症状分别较另外一组严重吓州.05人 其他心身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比较两组的应激感受量、应激敏感性和应付方式,发现神经症组的应激感受量和消极应付方式评分均较消化不良组高 (P<0.05 )。 9.比较首诊于精神科的神经症病人与非精神科转诊的躯体形式障碍病人MMP,发现除转诊病人的F、HS量表T分高于首诊病人外b<O.05人 其他各量表T分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基本符合神经症的剖图特点。两组的诈病鉴别指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显著意义(尸>0.05)。 结论 1.轻度的躯体不适是大多数健康个体的正常体验,不同人群的相同躯体不适数个体的人数分布相似,较严重的功能性躯体不适出现率也相近。但不同人群、不同性别的不同器官系统躯体不适出现率并 二互 j-不完全一致。功能性躯体不适的出现率随不适程度由轻到重、不适症状的种类和数目由少到多而降低。 2.功能性疾病是综合性医院某些专科门诊的常见疾病,是消耗医疗资源的重要疾病之一。不同严重程度的功能性躯体不适均可造成医疗资源消耗;导致功能性躯体不适个体就医的主要原因有人群特点、病感、躯体不适本身。 3.总体上说,躯体不适与心理不适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均存在正相关,但并非所有功能性躯体不适均与心理不适严重程度一致。不同器官系统功能性躯体不适具有不同的心理社会特征。应激并非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