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急性肝衰竭是由病毒、药物、免疫、代谢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导致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引起急性肝衰竭的首要原因是病毒,即临床所见的重型肝炎。尽管临床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实际上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经过都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由于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目前病毒性肝炎所致急性肝衰竭的病死率仍高达50-80%。肝衰竭能否逆转主要取决于受损肝细胞的坏死程度和残余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因此从阻断肝细胞坏死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这两方面探讨和尝试新的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生物学效应广泛的造血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具体表现在G-CSF能够改变机体在脂多糖(LPS)刺激后释放促炎性和抑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LPS激活枯否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在原发性损伤的基础上,加重肝脏的损伤。推测G-CSF可以通过改变单核巨噬系统在LPS作用下的细胞因子的释放平衡阻断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对急性肝衰竭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观察到骨髓造血干细胞有增殖分化为肝细胞的潜能。在肝细胞大量破坏且增殖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可迁移入肝脏,参加肝脏结构和功能的重建。G-CSF正是造血干细胞的有效动员剂,因此推测G-CSF可通过动员造血干细胞促进肝脏损伤后的肝细胞再生。 目的 体外观察G-CSF对慢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将G-CSF用于治疗D-氨基半乳糖(D-GalN)和LPS联合所致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急性肝衰竭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1) 分别收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G-CSF预培养加LPS刺激组和L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