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研究者对国际学术界贡献的方式之一就是发表其学术成果,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则成为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的主要使用语言。对英语为非本族语的学者来说,在英语期刊上发表文章具有较高难度。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和母语为汉语的非本族语使用者(中国英语学者)撰写的英语学术文章中主位结构的使用状况,以便外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英语本族语者撰写学术文章的特征。该研究可帮助外语学习者从主位结构方面更好地把握英语学术文章的撰写,使其英语学术成果报告更加具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水平,更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三个元功能之一的语篇功能出发,首先介绍了语篇功能中的核心要素——主位,回顾了具有影响力的各派学者对主位概念的论述(如韩礼德(1985/1994);韩礼德和马丁(1993)、汤普森(1996/2004)、韩礼德和马泰恩斯(2004))。通过对主位和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新旧信息、主语、话题等进行梳理和比较,本文确立了以韩礼德的主述位理论和丹尼斯的主位推进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框架,对比分析了本族语者和中国学者撰写的英语学术文章中主位实现形式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异同情况,并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该研究框架的确立出于两个原因:一、以往比较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所撰写的学术文章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二者拼写、词汇、语法层面的比较,而在语篇层面从主位结构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二、韩礼德的主述位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从小句层面上在信息起点位置研究主位实现形式的方法,而丹尼斯的主位推进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小句之间信息起点的衔接、联系和变换。基于两位学者的理论,作者可对英语学术文章的语篇特征进行较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的语料为在两组在期刊上已发表的英语学术文章,一组为英语本族语者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另一组为中国英语学者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两组学术文章都选取了导言部分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文章均选取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领域。为了发现两组语料在主位实现形式和主位推进模式方面的异同,作者对每篇文章的主位都按语篇主位、人际主位,概念主位的分类进行了标注,并对其各种语言实现形式进行了附码,而且根据本文提出的主位推进模式识别和分析了语料中两组写作者使用的主位进展模式。通过使用统计分析手段,本研究发现在两组语料中,主位结构的实现形式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共同点为:单项主位在两组学术文章中的使用频率都明显高于复项主位;语篇主位在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的文章中使用频率接近,在体现不同语义关系的语篇主位中,附加关系和转折关系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语义关系;就主位的标记性而言,两组语料中非标记性主位的使用远远高于标记性主位的使用,主语作为非标记性主位是本族语者和中国学者使用最多的;在标记性主位的使用方面,环境标记性主位和从句标记性主位的使用频率都较高,而且环境标记性主位的使用明显多于从句标记性主位的使用。差异为:人际主位的使用频率在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学术文章中是非本族语者的两倍之多,非本族语者较少使用投射句作为人际主位;在语篇主位的选择上两组写作者有不同的选择倾向,非本族语者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语篇主位显著高于本族语者;在环境标记主位的使用上,本族语者更多地选择表示“地点”、“方式”、“偶然”、“角色”、“角度”等关系的环境附加语,而非本族语者更多地使用表示“原因”、“时间”、“伴随”、“物质”等关系的环境附加语;而且,在本族语者的学术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从句标记主位为表示条件关系的从句,在非本族语者的文章中使用最多的标记主位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从句。两组语料中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情况也存在异同。在抽样的英语本族语者的文章中,连贯主位模式的使用频率高于简单线性模式;而在抽样的非本族语者的文章中,简单线性模式的使用频率则高于连贯主位模式。分析整体样本作者发现,连贯主位模式和简单线性模式是学术文章里普遍采用的主位推进模式,同样本族语者使用较多的是连贯主位模式,非本族语者使用较多的是简单线性模式。而且,研究发现非本族语者在撰写的学术文章中相邻主述位之间使用主位推进模式的频率低于本族语者。通过分析两组学术文章中主位实现形式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发现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的语篇建构模式各有异同,本文尝试从迁移(语言迁移、文化迁移)和缺少目标语知识(语类、语篇组织)等角度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本研究为今后从主位结构的角度比较分析学术文章的语篇组织和主位结构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法。作者建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学术英语阅读和写作方面教师可根据学术文章的语篇组织特征和主位结构特征进行相关的介绍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