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穹窿下器(subfornicalorgan,SFO)的Sox2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观察其表达情况。 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分为幼年组和成年组,每组各24只,清洁级,实验动物不作任何处理。 1、标本制备 常规动物标本制备:将两组实验动物用水合氯醛(0.3ml/100g)麻醉后,自主动脉灌注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0.1mol/L,PH7.2)进行前固定,立即取脑,进行后固定。将组织标本经脱水,透明,包埋,选取含穹窿下器部分,石蜡切片机冠状面切片,厚度约为5μm,制成石蜡切片。对实验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 2、染色 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上述石蜡切片经Sox2染色,使用中性树胶封片后,显微镜观察、照相。 3、统计学处理 选取相同SFO的横断面,使用多媒体真彩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在20倍镜下,通过计数SFO内细胞总数和Sox2阳性细胞数,计算出阳性细胞率,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 结果: 1、不同发育阶段大鼠Sox2阳性细胞在SFO的分布。 幼年组大鼠的SFO,腹侧部的室管膜Sox2阳性细胞排列整齐而密集,中央部的室管膜阳性细胞多为双层,也有呈现单层,外侧部的多为三层,甚至多层排列。背侧部有稀疏的Sox2弱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外侧部大血管周围有密集的强阳性细胞,且阳性细胞多位于血管的腹侧,甚至延伸至两血管之间,大血管的背侧多为阴性细胞散在分布。中央部有密集的Sox2免疫阳性细胞。中央部可见细小的血管,周围多为Sox2阴性细胞。 成年组大鼠的SFO,腹侧部的Sox2阳性细胞较密集,室管膜及室管膜下有密集的强阳性细胞,靠近中央部室管膜的阳性细胞排列为双层或单层,外侧部的为三层,甚至多层排列。背侧部Sox2阳性细胞较稀疏,散在分布。外侧部大血管周围未见密集的强阳性细胞。在中央部可见强阳性细胞和弱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偶见胞核巨大的阳性细胞。中央部可见细小的血管,周围多为Sox2阴性细胞。 2、不同发育阶段大鼠SFO中Sox2阳性细胞的形态特征。 在幼年组大鼠的SFO,可见强阳性细胞,细胞核为深褐色,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的阳性细胞,细胞核较小,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3.7μm~5.3μm*2.6μm~5.4μm,大血管之间的强阳性细胞核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大小为3.3μm~9.4μm*2.5μm~3.3μ m;中央部弱阳性细胞细胞核为浅褐色,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6.1μm~7.5μm*3.8μm~7.1μm,偶见细胞核大小为11.1μm~12.7μm*8.3μm~9.2μm的弱阳性细胞。 在成年组大鼠的SFO,可见强阳性细胞,细胞核为深褐色,室管膜及室管膜下的阳性细胞核较小,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3.3μm~5.5μm*2.8μm~5.8μm,中央部的强阳性细胞核为椭圆形或长条形,大小为1.3μm~2.0μm*3.4μm~5.0μm;中央部的弱阳性细胞细胞核为浅褐色,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3.7μm~5.3μm*3.9μm~6.9μm,偶见细胞核大小为8.3μm~9.6μm*13.9μm~14.2μm的弱阳性细胞。 3、不同发育阶段Sox2阳性细胞分布的比较。 幼年组SD大鼠穹窿下器Sox2阳性细胞率为65.58%±4.23%,成年组为52.13%±6.56%。两组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4、在成年组SD大鼠SFO的背外侧附近发现Sox2阳性细胞的分裂相。其左下方处,即室管膜下区,可见一同一类型的神经细胞相互连接成链。 5、在幼年组SD大鼠SFO的腹侧室管膜处可见Sox2强阳性细胞簇,由4个强阳性细胞组成。其背侧为三个形态一致,大小为4.0μm~5.6μm*3.0μm~1.7μm的细胞核,腹侧核为长条形,大小为5.5μm*1.7μm。 结论: 1、Sox2阳性细胞,在幼年SD大鼠的SFO中表达数量多于成年SD大鼠的SFO中表达数量。 2、幼年和成年SD大鼠SFO中Sox2阳性表达细胞背侧部稀疏,腹侧部密集。 3、幼年SD大鼠SFO外侧部大血管周围有密集的Sox2强阳性细胞;中央部小血管周围多为阴性细胞。成年SD大鼠SFO外侧大血管周围未见密集的Sox2强阳性细胞;中央部小血管周围多为阴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