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半固态/快速挤压剪切工艺的形变规律与组织演变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及镁合金材料具有比强度/刚度高、密度低、良好的锻造、切削加工性等优点,而且资源丰富、可回收性好,被称为“21世纪绿色材料”,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数码产品、汽车行业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镁合金密排六方的晶体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室温下的独立滑移系少,导致室温塑性差、变形加工难度大且变形容易开裂。提高镁合金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和强度有利于镁合金工程应用的普及和推广。研究表明,细化晶粒是一种可以提高金属构件强度,同时又能有效改善塑性和韧性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大塑性变形技术(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被公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制备超细晶的先进方法。其中,等通道转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是当前研究最广泛且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SPD技术。然而,ECAP工艺仍存在过程繁琐不连续、效率低下等缺点。除了ECAP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耗能少等优点,它的出现同样为金属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将传统ECAP工艺与半固态成形工艺相结合,基于“缩短流程,工艺耦合”的想法,以镁合金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出一套新型半固态挤压剪切(Semi-Solid Extrusion Shear,SSES)复合成形工艺,从而达到经济高效地制备组织细小均匀镁合金的目的。本文综合了金属凝固原理、塑性变形原理、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等理论知识,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制定了合适的SSES工艺参数;探究了SSES成形过程中的浇注凝固过程与塑性流变特征;讨论了材料不同参数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阐明了SSES工艺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和晶粒细化机制。从而揭示了SSES工艺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1)首先分析了合金铸造过程数值模拟中充型过程和凝固过程的数值模型。探究了适用于塑性变形仿真模拟的刚塑性有限元理论的假设条件,并推导了理论公式。采用Pro CAST铸造模拟软件和Deform-3D变形模拟软件,对整个复合工艺过程进行分段模拟分析,从而简单,准确的模拟整个半固态挤压剪切复合工艺的过程。揭示了变形过程中材料的挤压载荷、应力、应变等场量的分布及铸件浇注过程的变化规律。同时,明确了SSES工艺变形过程中的关键影响术因素,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成形方案。模拟结果表明,SSES工艺的浇注温度应为680℃~700℃,模具温度应为300℃~350℃。(2)结合模拟与实验的结果,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以确保SSES工艺在保证镁合金顺利成形的同时,有效避免凝固带来的气孔和缩松等缺陷。本文选择浇注温度为700℃,模具温度为350℃。随后探究不同剪切角度对SSES工艺挤压棒材组织、宏观织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剪切角能引入大量应变,促进再结晶,有利于细化晶粒;但平均晶粒尺寸并不随剪切角度的减小而持续减小,当角度达到135°时,再结晶晶粒尺寸已出现长大的迹象,且综合力学性能与150°时基本持平。因此SSES工艺的剪切角度不宜过小,应选在150°~180°之间。(3)对比了380℃-DE(Direct Extrusion,DE)工艺和SSDE(Semi-Solid Direct Extrusion.SSDE)的组织与性能发现:与380℃-DE相比,SSDE镁合金组织均匀,晶粒细小,织构弱化。SSDE挤压样品的宏观织构极值强度仅为380℃-DE的44%;同时在强度略高的前提下,伸长率为其1.6倍。分析两工艺挤压过程组织演变的异同,推断出AZ31镁合金SSES成形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和晶粒细化机制:在SSES工艺初期,液相通过结晶形核形成了项链状的细小晶群;随着挤压进行,液相逐渐减少,位错滑移开始启动,固相大晶粒中的亚晶界通过滑移和攀移极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并形成团簇状的小晶群。进入剪切转角后引入可更多剪切应变,同时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和不连续动态再结晶两种机制,进一步细化了晶粒尺寸。(4)在SSES大变形速率的启发下,开展了挤压速度为90 mm/s的快速挤压剪切(Fast Extrusion Shear,FES)研究。采用同一套模具针对AZ31镁合金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剪切角度下的FES工艺。对比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适当增加挤压剪切(Extrusion Shear,ES)工艺的挤压速度,有利于增大等效应变,减少应力集中和过大的现象,还能一步提高ES工艺的加工效率和实用性。与ES工艺相比,FES工艺能在更小的挤压比,更大的剪切角度下,以及更简单的工艺流程下达到与其相同的晶粒细化效果,且综合力学性能更优。在FES工艺过程中,剪切转角部分可以有效地引入沿棒材横向的应变差,促进了动态再结晶的进行和晶粒的转动,从而改变了AZ31镁合金棒材的微观组织和织构。随着剪切角度的减小,再结晶过程更完全,但会引起棒材横截面组织的不均匀。挤压温度升高可以促进动态再结晶过程,细化组织;但温度过高(450℃)后晶界的迁移速率快,导致平均晶粒尺寸增大至55.7μm。综合晶粒细化效果,组织均匀性以及综合力学性能考虑,剪切角度的范围应在135°~180°之间;挤压温度应在350℃~400℃之间。对比ES、FES和SSES三种工艺可知,SSES对AZ31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最好,且组织均匀性高,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了以四君子汤、理中汤、白头翁汤加减治疗57例肠道易激综合征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达92.9%。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治疗该病的体会和用药经验,提出了以健脾温中清肠法为主的治疗方法。
趋化模型的研究对相关生物现象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供严谨的理论分析以解释复杂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带有Lotka-Volterra型竞争源的两物种趋化模型、一类拟线性抛物-抛物型趋化模型、具有间接化学信号产生机制的趋化模型和带有非局部源项的全抛物型竞争物种趋化模型解的有界性、稳定性和大浓度行为等性质。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趋化模型的生物学背景以及相关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而介绍
建筑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诸如建筑现象、建筑风格、地域性建筑以及乡村聚落的构成和演变均涉及了系统元素和组织规则两类内容。建筑模因理论的研究优势在于建立了建筑信息、人类认知和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较好的解释了建筑复杂系统发展、建筑特征传承和进化的内在机制。建筑模因的粒子态和适应性特征也为研究系统主体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适应性进化行为提供了便利。通常引入交叉学科理论的难点在于是否具有中间转译
部编版教材以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语文要素有机分布在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以及习作之中。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做法:一是关注单元一体化,精确提炼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二是关注教材的纵向联系,准确定位单元要素在本册书中的达成目标;三是一课一得,把单元要素落实在每节课中。
S硫键在材料科学、药物化学、晶体工程和生命科学等不同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成键机制尚不清晰、本质仍存在争议,有待系统深入研究。本论文的研究中,采用在测定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内部动力学方面具有优势的傅里叶变换微波光谱,结合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对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硫键供体(SO2或C2F4S2)与不同受体形成的硫键复合物进行研究,探索硫键供体和受体对于S硫键成键特性和机制的影响。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如
河北省非遗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是河北地区的重要文化史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在河北冀东地区群众基础广泛,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本文通过了解昌黎地秧歌的历史脉络,探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的艺术形态及生存现状,从特殊的历史视角和表演形式以及情节表现分析昌黎地秧歌这项民间舞蹈艺术。探索保护、继承、发展、弘扬非遗民间舞蹈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文章通过阐述舞蹈技巧基本概念以及舞蹈技巧与舞蹈表演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各类舞蹈表演过程当中应掌握的舞蹈技巧和这些技巧合理应用的价值意义,并基于部分现阶段已成为经典的舞蹈作品实例,阐述了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强化舞蹈演员基础训练力度、精准把握舞蹈作品情感以及内涵、以形体美进行意境渲染与事物表现的合理运用策略。
方剂与用法:大黄10克,瓜萎30克,当归1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术后3天无大便或有便感而解不出者,多数一次服200毫升即自行排便。为了防止腹泻,可于术后48小时开始连服5~7天,每天服100毫升。若服药期间大便过稀或卧床时间较长,可间隔1~2日服100毫升。
期刊
泵-马达构成的液压传动系统不仅具备无级调速和柔性传动的特点,其传动效率也明显高于液力变矩器,尤其是与行星机构组合构成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Hydro-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HMCVT)是国内外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功率分流传动(Power split transmission,PST)作为其中的一种传动形式虽然能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秉承"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笔者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应"百姓健康舞"和舞台表演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为传统民间舞蹈道具的创新发展、为时代与人民所用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