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美学视域中的马尔克斯小说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P2814821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中用饱含哲思与诗意的笔触,书写独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死亡形象,勾勒出充满神秘荒诞气息的马孔多神话世界。他立足于拉丁美洲历史与现实的长河中,通过对马孔多小镇、布恩迪亚家族以及个体生命从源起到死亡的展现,追问集体生命乃至原始生命的起源和死亡,深度剖析拉丁美洲人孤独虚无的精神状态,对话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情感。通过小说人物对死亡的恐惧或淡然、对生命的孤独与虚无的深刻描写,透视出全人类的死亡体验与孤独体验,进而追问人类在自然、宇宙中的生存状态。拉美人在经历无数的战争、暴力、殖民侵入、病痛、苦难、死亡后,生命依旧在延续,从而引导读者思考在孤独和死亡中爱与团结是生命的出路。反观整个人类在以往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自古以来人类从生命的源起经历在生存中的挣扎到向死而生,循环往复,虽经劫历难但在爱与团结中生生不息,无不是对死亡的超越。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死亡的美学价值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死亡书写的钟情,并综述论文议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由三大章节组成。第一章从马尔克斯小说文本中死亡的魔幻现实主义表征入手,分析繁复多样的人物死亡形式、奇特怪异的死亡象征以及对死亡“黑色幽默”化书写带来的美学效果。进而剖析生死界限打破后,“非存在”与“存在”的共通性,通过刻画“活死人”群像揭示人物孤独与空虚的精神世界。第二章探讨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生死哲学观的成因。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拉丁美洲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集体无意识中的死亡原型赋予了作家强烈的死亡意识。而在学习和模仿中不断积累的创作经验让作家在小说中表现死亡时更得心应手。第三章剖析超越死亡的途径。对死亡的本真选择和“悬解”才有可能超越死亡,而团结和爱是抵御孤独的洪流,走出死亡与绝望的出口,遁入孤独的狂欢之境也是超越死亡的殊途同归。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马尔克斯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死亡书写,以此超越死亡。
其他文献
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从整形、修剪的依据和手法,冬剪、夏剪的目的和作用,树形、树龄、枝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苹果树整形修剪科学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昭通苹果产业的可持续、稳定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台湾,并建立起总督专制独裁、警察恐怖统治和“保甲”“连坐”制度三位一体的殖民统治体系。作为日本统治台湾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的台湾
<正>当代初中生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就是游戏.许多中学生都沉迷于游戏,因为游戏具有刺激性和竞争性.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并将游戏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试图以《潇湘晨报》在报业市场异军突出的案例来分析:报纸媒介在多元化的媒介竞争环境中的广告营销策略。(一)寻找报业市场的USP;(二)把报纸看作一种文化、信息产品;(三)
易卜生在他的戏剧作品里创造了许多具有"易卜生特性"的人,在这些人身上都表现出一种对于奇迹梦幻的向往,这种"向往"实际正是人性深处渴望冲破现实藩篱的束缚、实现自我价值冲
城镇化认识的分歧在于对其本质的解释不同,城镇化歧义容易将城镇化实践引入误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是城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新型城镇化的本质需要按照马
<正>1.溶解平衡溶质微粒浓度类试题不但与电离平衡有关,还有关于水解,因此是主流试题,最终形成一种酸、碱与盐的混合溶液,这就是试题情境的共同之处.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复习时,
目前教育部提倡的国学经典进校园的教育背景下,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将国学经典与校园“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学经典着重学生内在心灵文化成长,小
曼为科技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由冯仑和李海林共同创办,专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2015年,冯仑拜访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并参观太空博物馆时受到了强烈震撼,在与航天员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降低了物流费用,增强了服务质量,提高了交易效率,但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不能忽视,因为它有可能妨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找出物流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的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