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保险对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各省区、地方的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不同,因此对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进行测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定量研究多集中于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上下限的测量,而对养老保险实际水平的定量研究极少,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且都仅考查其支出水平方面,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显然不足以测评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测评。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了农村经济水平、农村人口结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策、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从中提取出12个相关指标,构建出一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水平测评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提取出的四个主成分按所包含负载内容分别命名为:人口结构与经济水平因子、制度支撑因子、制度保障因子、发展因子。通过实际测算得到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水平以及各因子水平,并据此进行区域差异分析,探讨了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整体仍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在三大经济带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省份。第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人口结构与经济水平、制度支撑、制度保障方面各区域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差异情况各不相同,而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方面各地区之间差距较小。第三,造成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各区域经济基础的差异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人口结构和制度政策方面的原因。文章最后相应地从这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