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参考《申报》、《时报》、《大公报》、《东方杂志》等原始报刊资料,结合官方档案,以京师及江浙为主要论域,关注改革兴起背景、措施推行方式、实施具体效果等问题,呈现改革“声噪一时”与“改而不良”的不同面相,并分析其间的种种原因。期在窥其利弊得失的同时,深化对新政及法律改革的认识,并予以仍在进行的监狱现代化建设些许历史性借鉴。除绪论,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回顾本专题研究状况,说明已有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关注点。界定选题所涉时限及地域。
第一章,改良兴起动因。从内因、外因、契机三个角度阐述改革背景。
第二章,设所建监;
第三章,立法定制;
第四章,育才储吏,分别介绍改革的三项主要措施:改善监狱行刑设施,完善监狱立法与制度,培养储备监狱管理人员。基本上只述不论,主要说明各项改革如何推进以及实施具体效果。
第五章,改革制约因素及其发展要素。从政治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氛围、管理素质、道路方式等方面分析监狱改革“善政不善”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监狱改革的基本要素。
研究认为,狱治思想的变更构成监狱改良的先声,改革正式启动之前,改革思潮已经形成,改革方案纷呈出现;列强放弃领事裁判权的“承诺”则促使改良方案完成了从民间舆论到官方话语的转变;加之此时国内新政初行,作为法律及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狱制更新亦势所难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具有近代色彩的监狱改良以主动选择与被动应急的双重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按照预期规划,改革不仅要整修旧监,还须建设新监;不仅要编订法规以完备狱制,还须举办学堂以培养狱才,完整系统的改革措施承载着清廷希冀在治具、治法、治人三者兼备及其相互维系之下狱治现状有所改善的愿望与期待。
在政府积极倡导与密切关注下,中央、地方往来文书不断,各地为筹款亦颇费心思,改革因而“声噪一时”。但纵观整个改革过程,监察系统失效之际,处于政治失控状态下的清政府并无多少实际动员与制约能力,因循舞弊成为改革常态,资金不足之困境又始终如影随形。普通民众因受制于重刑惩囚理念对改革极为冷漠,经费筹集益行棘手;而监狱管理者对这一理念的认同则使诸多“良法美规”沦为一纸具文。与此同时,改革虽引进大量西法,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实施环境却无法迅即构筑,致使有法而不依,法行却不善。
因而,在将视野延伸至改革推行效果时,可以发现“改而不良”的事实同样无以否认,狱室黑暗如故,狱犯无教育如故,管狱者私刑逼索如故,种种因素共同导演着监狱改革“善政不善”的结局。仅仅具备声势并不足以维持改革深入有效的推行,兼具建筑、制度与文化属性于一身的监狱,其转型的顺畅实现,需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理念等多方面加以保证。对历史的评述,无疑也是对现实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