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在我国,自古也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春秋初期的管仲就曾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可见,粮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粮食安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经济亦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但是,人口和经济的双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民国时期粮食生产、消费、贸易、物流、储备诸环节的考察,系统地分析当时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着人口和经济双重增长的环境,粮食问题再起波澜。因此,亦旨在以历史为参照,对保障当前国家粮食安全有所借鉴。
民国时期,迫于不断增长的人口生存之需,我国的粮食产量较清朝后期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耕地面积的扩大所致。但是,由于当时农业科技进步极其缓慢、封建土地制度桎梏以及灾害战乱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严重阻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同时,受粮食产出数量不足所限,我国人民的粮食消费水平总体偏低,若遭遇灾荒年景,则经常会出现粮食安全危机,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民国时期,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也积弊目深,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繁琐的粮食贸易程序和人为割裂的市场,无端的增加了许多环节,提高了粮食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落后的粮食物流技术水平,对流通成本则更是雪上加霜。粮食供需沟通不畅,大大阻碍了国内粮食贸易的规模,结果不言自明,产区“谷贱伤农”,销区“米贵如珠”,而沿江海得交通便宜之市场,则尽数被洋米麦所占领。民国时期,虽然我国建立了“三级”粮食储备制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却没有太大起色。
稀少的粮食储备积累,在庞大的需求面前捉襟见肘,先进的制度也“难为无米之炊”。纵观民国时期的粮食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人民的消费需求,人均原粮占有量不足500斤,粮食自给水平偏低;第二,粮食供给波动偏高,不仅表现在粮食生产受自然影响较大之上,还表现在处于弱势地位的粮食国际贸易之中;第三,粮食储备规模过低,不足以抵御经常发生的粮食危机。问题只是表象,原因在于民国时期我国粮食生产、消费、贸易、物流和灾害等各个方面存在有较大的风险。
通过对民国时期的研究,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粮食安全贯穿于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始终。当前,在我国粮食安全工作中,不仅要“藏粮于库、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而且要建立科学的流通制度和有序的粮食市场,进一步降低粮食流通费用,合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只有统筹兼顾,才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