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郑州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以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并分析影响透析患者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郑州市七家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72例,收集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统计MHD患者高血压患病情况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进一步分为血压正常组、血压达标组、血压未达标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时间、体质量指数、降压药物种类、体重增加量、尿素氮、肌酐、尿酸、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钙磷乘积、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红蛋白、白蛋白及KT/V等指标,并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的相关因素。结果1.患病情况:郑州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91.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是92.68%,女性89.73%,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87.70%、93.49%、91.85%,中年组患者患病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用药情况: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选择钙通道阻滞剂者最多,占93.06%,其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占81.94%;使用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降压药物的患者分别占14.35%、34.18%、29.40%、24.07%;单用降压药物患者中选择CCB类者占64.52%,联合2种降压药物患者中,选择CCB联合ACEI/ARB和联合β受体阻滞者较多,分别占46.04%、30.22%。3.高血压控制情况:432例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者196例,占45.37%,血压未达标者236例,占54.63%;血压控制欠佳的患者中血压为高血压1级水平者占66.95%,高血压2级水平占27.54%,高血压3级水平者占5.5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占61.44%,混合型高血压者占32.20%,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者占6.36%;男性高血压的控制率为44.36%,女性为46.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依次是38.32%、50.25%、43.55%,中年组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发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肾损伤患者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0.67%、50.33%、38.15%,原发病因为高血压肾损伤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1种、2种、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3.22%、53.24%、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应用2种降压药物与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患者血压控制率存在差异。4.血压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显示,性别构成、年龄、BMI、BUN、Cr、UA、TG、TC、Ca、P、Ca×P、Hb、Alb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血压正常组与达标组比较,血压未达标组的体重增加量及PTH较高,Kt/V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血压达标组的体重增加量较高,Kt/V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低Kt/V、高i PTH是导致MHD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1.郑州市MHD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血压控制达标率较低。2.本研究提示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透析不充分(Kt/V低)、高i PTH是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