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修辞翻译的语义翻译和传译翻译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学家周汝昌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其语言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优美的,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描写语言,都达到了纯熟的地步。其中大量修辞格的运用与作品内容表达的完美结合是其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本文拟从纽马克的传译翻译和语义翻译角度,通过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修辞翻译的方法和特点。   根据纽马克的传译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传译翻译强调为译文读者制造的效果尽量近似于原文,而语义翻译则更多考虑原文的审美价值,尽量译出原文的语境意义。本文选取了暗喻,双关,飞白,摹音等六个《红楼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实例翻译,探讨传译翻译和语义翻译在《红楼梦》修辞翻译中应用情况。在文化性极强的《红楼梦》修辞上,杨宪益夫妇的译本更注重保留原文的结构和形式,尽量忠实于原文修辞。在直译无法完成时往往使用注释加以说明。而霍克斯译本则偏重译文读者的接受性,极少使用注解,大量的尝试调整和创新,尽量将原文的语言艺术效果传递给目标读者。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二者在本文选取的修辞手法的翻译中,杨译本偏重语义翻译而霍译本偏重传译翻译。两组翻译家在《红楼梦》修辞翻译中翻译原则和手法的选取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文认为主要因素在于翻译家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背景,不同翻译目的以及原文本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地位。   在修辞翻译上,传译翻译下的霍译本可读性更强,而语义翻译下的杨译本则更多保留了曹雪芹笔下的艺术,更多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出生于伊朗,是当今世界上杰出的英国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记录了二十世纪的多变。战争、爱情、两性关系、种族及其他社会现
因特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给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难以置信的影响,并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所产生的特定语言---网络语言---深
薇拉·凯瑟(1873-1947)的三部草原小说《我的安东尼亚》,《啊 拓荒者》,《云雀之歌》突出阐述了美国文学史中的一个永恒主题—生命的和谐。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可以用来分析
作为当代英国文坛举足轻重的小说家,马丁·艾米斯同时也是公认的语言天才和重要的后现代实验派作家。由于马丁非常注重形式,所以评论家们通常更关注其作品的风格技巧,而对主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现代诗人之一,他一生获得了很多奖项,也取得了非凡的名誉。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在国内和国外的文学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弗罗斯
新闻语篇是语篇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体育新闻的研究随着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比例加重,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标题研究历来都是新闻语篇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