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Tourist Advertisements in Global Environment: A Reflection of Western Rhetorical Persuasi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希望了解中国。旅游广告,作为旅游本身的最佳媒介,是现代大多数人选择旅游去处的重要依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广告有不同的定义,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广告的核心就是说服。面对每天铺天盖地的广告,人们不可能避免广告的影响,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劝说,劝说大众了解广告宣传的产品或者服务,获得大众的认同,进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然而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因而广告的创作模式也不相同,本文的研究发现,西方的广告创作主要以劝说机制为依据,而中国主要以美学为依据。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旅游业要走向世界,基于中国美学机制下创造的广告,不一定能够被外国游客接受,想要准确恰当地把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介绍给外国游客,促进中外交流,必须借鉴西方的劝说机制。
   劝说自古以来就是西方修辞学的核心内容,这与现代广告的本质是一致的。本文首先系统介绍了西方的劝说机制和汉语旅游广告的创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中英旅游广告在劝说效果上的诸多不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通过对中国旅游外宣广告译本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为了更好地进行对外宣传,汉语旅游广告的翻译应该在西方劝说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可采取的翻译策略有:解释,改写,增译或减译,类比等。本文研究的语料主要来自于国内外旅游网站上的平面广告。
   本文的研究不仅适用于文中所选中的语料,也适用于任何劝说性语篇。本论文的意义有两个方面:首先,从理论上运用西方修辞劝说理论,指导旅游外宣广告的创作及翻译,探讨广告中的说服、策略等内容,试图为广告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通过对中英广告语篇劝说性话语的对比分析,使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西方劝说机制,便于人们在在掌握足够劝说知识的基础上,创作出外国游客容易接受的广告,使中国的旅游业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语言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同时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语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汉英是两门在语音语调体系中差异很大的语言系统,所以中国人在与英语本族语者交流时,时常会由于语调使用不当而造成交际失败。同时,随着英语语调在中国语音教室上越来越得到重视,“重音轻调”的趋势有所扭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在具体语境下合理使用语调以达到
学位
本文在维索尔伦的顺应性理论框架下,采用文献分析研究和举例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罗伯茨《三国演义》译本的艺术性。本文认为:译文中的顺应性是译者在充分考虑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有效翻译、准确传播文化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动态顺应的过程,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文化差异辩证统一的过程。  目前,罗伯茨的《三国演义》译本在国内外翻译界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本文以罗伯茨译本为语料,综合考虑语
期刊
期刊
西方修辞理论家认为,修辞的合理运用能够获得权力,因此修辞与政治息息相关。在政治话语中,修辞作为一种获得政治力量的手段的特性在总统辩论和演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显著。  奥巴马作为美国现任总统,能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拥有出色的演讲技巧和雄辩的口才。修辞技巧的多元运用,使奥巴马赢得了出色的演讲家的赞誉,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值得信赖的政治家。时隔两年,美国总统中期选举的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