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AR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对AR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探讨A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ER、PR的相互关系,从而判断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住院的新发子宫内膜癌标本116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41例(其中增殖期21例、分泌期2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18例,所有标本均经过病理学证实,其中子宫内膜癌标本均为原发病例且术前未接受过其他方法治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在子宫内膜癌、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中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进行免疫组化结果的判定。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AR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A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运用χ2检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R与ER、PR表达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AR生存及预后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曲线分析。结果:1.AR在子宫内膜细胞普遍存在,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有AR表达,且阳性表达率从正常子宫内膜到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再到子宫内膜癌组织逐渐增高(阳性率分别为26.8%、38.9%、4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7,P=0.424)。2.A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4%,阳性表达率随患者FIGO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而下降、随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8,P=0.011;χ2,6.131,P=0.047),而与患者发病年龄、绝经情况、组织病理学类型、肌层有无浸润、淋巴结有无转移无明显关系(χ2=0.388,P=0.533;χ2=1.304,P=0.253;χ2=1.764,P=0.627;χ2=3.197,P=0.202;χ2=3.685,P=0.055)。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R蛋白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3,P=0.001;r=0.275,P=0.003)。4.子宫内膜癌病人AR表达阳性者与AR表达阴性者预后单因素生存曲线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7,P=0.485)。结论:1.AR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从正常子宫内膜到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再到子宫内膜的进展过程中,AR表达阳性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提示AR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进展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2.子宫内膜癌组织A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学分级、FIGO手术病理分期密切相关。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增加而降低,随着FIGO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而下降。而与患者的发病年龄、是否绝经、组织学病理类型、有无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AR蛋白的检测有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3.子宫内膜癌患者AR的阳性表达率与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联合检测AR、ER和PR,有助于了解癌组织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对临床上激素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