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力美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末期的影评界,较为广泛的一种观点认为“暴力美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著名导演萨姆·佩金帕自编自导的西部片当中大量运用慢镜头、古典音乐将其中的暴力场面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华人著名导演吴宇森在其早期电影作品中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则更加成熟完整,推动了“暴力美学”这一概念的诞生。随后“暴力美学”这一对暴力的艺术夸张以及美化的表现形式成为许多商业电影中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满足大众寻求刺激的心理,大量的影片当中充斥着各种激烈的搏斗、动作流畅的武打、火光四溅的爆炸等暴力画面。并且“暴力美学”还不断扩散到动漫、游戏等领域,俨然成为一种流行。而通过对“暴力美学”的诞生与发展过程的研究,以及对众多西方商业电影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暴力美学”的骨子里天然就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印迹,比如在影片中仪式化的暴力动作场面、如诗如画一般的武术打斗画面、唯美的慢镜头,甚至角色、服装、建筑、对白等大量的中国元素在影视作品当中出现。在不知不觉当中,大量的好莱坞大片、商业电影被动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媒介。随着这些影视作品的传播,当中包含的中国文化也随之悄然走向了全世界。与此同时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个尤为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当我们国人在观看诸如好莱坞大片等一系列西方人拍摄的影片时,发现其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元素充满各种不和谐的感觉,甚至有些完全是对中国文化的曲解、误读以及对中国元素的滥用,并且这种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我国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当下,无论是积极主动的对外文化输出,还是在国外的影视作品中被动地展现,都将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了解我国文化的途径。正因如此,在对国外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被误读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求寻找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受众的影响,对于当下影视传播的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以“暴力美学”作为一个典型,试图分析中国元素在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为我国电影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保持语境转化的正确,避免对外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产生误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