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社会天灾频仍、兵祸连年,慈善活动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显得尤为重要。上海作为最早一批开放的商埠,至清末民初其近代化程度较中国其它地区高,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效果显著,产生于清末的绅商阶层则是推动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所指“绅商”,是中国近代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兼具了新旧两个时代的性格与特征,该阶层的慈善思想不仅有着一个由传统到近代的嬗变过程,还体现了绅商阶层的社会功能的转变以及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上海绅商阶层的主要人物有李平书、王一亭、聂云台等。本文试图从清末民初上海几个较为典型的绅商人物的慈善思想和活动的角度出发,阐释近代慈善公益事业的起步、发展,同时利用社会学有关知识对该阶层的社会功能近代化作深入分析。文章共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探讨了上海与上海绅商阶层的总体情况。分别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概述了开埠后和二十世纪初上海城市化的过程,再结合这个过程具体分析上海绅商阶层的形成背景,以及清末民初上海绅商人数、种类,其中种类包括士人型绅商、买办型绅商、官僚型绅商,并概述了绅商阶层主要人物的社会影响、慈善公益活动、宗教信仰等。第二部分论述了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及绅商阶层慈善思想的形成。上海慈善事业在鸦片战争前就有了很好的发展,开埠后的上海慈善事业增添了许多近代化的元素,加上西方慈善事业的影响,这些都促进了近代上海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上海绅商阶层慈善思想的形成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成长环境、社会现实、西方慈善思想传入等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绅商阶层慈善公益观的具体内容及其活动。首先以聂云台的《保富法》中的慈善观和王一亭书画赈济的内容为研究内容,阐释了绅商阶层乐善好施的传统慈善观,包括以传统的财富观劝人行善、以佛教的因缘业报说使人心向善;其次以李平书、王一亭的慈善言论活动为研究内容,介绍上海地方自治事业与李平书慈善公益思想的形成,包括有市政工程建设、开设医院、城市消防、禁烟、开办闸北水电公司等;最后以绅商阶层蕴含有公益性的慈善教育言论与活动为研究内容,从重养轻教向教养并重发展,如兴办义塾,创设了贫民习艺所、妇女工艺院,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医学人才等。第四部分剖析了清末民初上海绅商阶层慈善公益思想及其活动对近代社会的影响。该阶层的慈善思想及事业维护了社会的安定有序;丰富了传统慈善思想的内涵;弘扬了乐善好施慈善精神;促进了近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形成;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