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社会属性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对于人们是否能够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直觉倾向,仍存在争论。亲社会性反思模型(the reflective model of prosociality)认为,人类生来就是具有非道德和纯粹利己主义倾向的生物,从事亲社会行为需要对这种利己主义本能进行反思控制。而亲社会性直觉模型(the intuitive model of prosociality)却提出了相反的假设,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亲社会行为不需要主动控制自私冲动,它本身就可以以直觉的(或冲动的)方式出现。亲社会性自动化的行为特征,奖赏寻求相关的神经特征,以及儿童亲社会性的早期发展都为亲社会性直觉模型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为了协调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证据,社会启发式假设(social heuristic hypothesis,SHH)对影响直觉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预测。在这些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三项研究8个实验来探究直觉亲社会行为出现条件,不同情境下直觉亲社会决策的心理和脑机制,以及互动经历对直觉亲社会选择的影响。研究一从人与情境交互的视角描述直觉亲社会决策,通过2个行为实验探究了加工模式对亲社会决策的影响,并考察了亲社会人格特质(社会价值取向和诚实–谦逊)和情境紧急性在其中的潜在调节作用。实验1通过指令操纵加工模式,以参与者在帮助需要任务中选择帮助决策的比例作为亲社会行为指标,分别用三优势测验和诚实–谦逊分量表测量个体的社会价值取向(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VO)和诚实–谦逊水平。实验2通过概念启动和时间限制范式对加工模式进行操纵,以参与者在改编的独裁者任务中的利他分配额作为亲社会指标,用更具优势的滑块测验测量个体的SVO。结果发现:(1)与自发合作效应一致,直觉加工能够促进亲社会决策,而审慎控制过程会破坏这种亲社会冲动。(2)加工模式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受情境紧急性和亲社会人格特质的调节。一方面求助事件的紧急性对帮助决策具有“强拉力”,在紧急求助情境下个体会更频繁、快速地提供帮助,他们的帮助选择不太容易受加工模式的影响;在非紧急情境下的帮助选择易受加工模式的影响,个体的审慎思考会降低个体的帮助选择。另一方面在非紧急情境下,高诚实–谦逊和高SVO个体的帮助行为不易受到加工模式的影响;而低诚实–谦逊和低SVO个体的行为容易随着加工模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总的来说,我们找到了明确的证据证明直觉和审慎思考的作用在不同情境和不同个体身上是不同的,加工模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情境依赖性。我们的结果通过展示这些调节因子调和了先前的分歧结果,并扩展了我们对基于社会启发式的直觉亲社会性模型的理解。研究二通过行为和脑电实验对不同情境下直觉亲社会决策的心理和脑机制进行了探究。在实验3和实验4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操纵加工模式,并分别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情感词汇自评测量参与者的特质和状态共情,从而考察共情在直觉亲社会决策中的作用。在实验5中,我们采用脑电技术考察个体亲社会决策过程中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在心理机制方面,共情是促进直觉亲社会选择的重要原因。特质共情与不同情境下直觉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参与者在个体忧伤上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种复杂结果的重要原因。此外,在非紧急情境下,特质共情会通同情体验间接地影响帮助选择,这一路径仅在直觉加工下存在。这说明同情体验是激发帮助行为的重要机制,对他人痛苦的情感体验可能受审慎思考的干扰。在脑加工方面,大脑对捐助提议的加工受加工模式和求助事件紧急性的影响。在亲社会决策的早期阶段,直觉加工条件下的刺激和紧急事件会捕获更多的注意;在后期阶段,对非紧急事件的审慎加工涉及更多的决策冲突。脑电研究结果提供了清晰而有力的证据,证明当个体参与直觉亲社会决策和反思亲社会决策时,功能不同的神经过程在起作用。研究三通过3个行为实验,从偏好塑造角度探究了人际互动经历对直觉亲社会决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中介因素。在3个实验中,我们分别通过在线互动、回忆和助人报道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参与者的互动经验。总体而言,互动经历会影响个体后续的帮助选择:积极互动经历增加了个体的帮助选择。这一效应是存在于依赖启发式的直觉加工条件下,在深思熟虑加工中几乎消失,帮助行为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人性感知来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亲社会行为偏好能够通过互动经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尺度内被重塑。总之,本研究将SHH和直觉亲社会性模型直接联系起来,从人与情境交互的视角阐述了直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条件,以及不同情境下直觉亲社会决策的心理和脑机制。此外,我们把直觉加工和偏好变化融入社会偏好模型,从行为塑造的视角考察人际互动经历对亲社会选择的影响。我们的发现为鼓励亲社会行为打开了一扇门,感应性的情感培育、社会规范内化、环境约束和互动经历可以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