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古典散文与古典诗歌一样,历史久远,源远流长。从写作的实际来看,早在商代就有了散文,虽然它们都是极其简单的记事,但作为一种文体已经独立存在了。《周易》、《春秋》的问世,表明人们对散文艺术开始重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相继出现,说明人们对散文记事功能的掌握已达到相当水平。《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诸子散文的先后推出,不仅说明人们对散文的论说功能已非常了解,而且说明人们对散文的结构艺术和体制特点也有相当的认识,到战国末期,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已经完全趋于成熟。《论语》朴实含蓄、雍容和雅、言简意丰,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为以后各家学派散文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促使了墨、道、名、法等各家风格多样、生动活泼的散文的出现。《孟子》和《论语》来比较,人们会觉得《孟子》所取的题材要比《论语》广泛得多,《孟子》所反映的现实面貌和社会问题要比《论语》复杂得多,《孟子》的笔调显得比《论语》更为流利、酣畅,《孟子》的语言技巧显得比《论语》更为多样、巧妙。这主要是因为孟子所处的社会已经与孔子不同,他面对着的是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的政治形势和文化环境。孟子的社会实践要比孔子复杂得多,他要在种种压力和阻力之下拨开云雾。发展到《荀子》已形成首尾完整、层次清晰、论证严密,是较为成熟的专题论文。全书各篇之间也有着的逻辑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著作体系。孔子、孟子和荀子作为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对文学的发展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当时中国文学思想正处于发展初期。因而他们的文学思想也就指导和规范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先秦诸子散文的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揭示先秦诸子散文独特的文学性质和演进轨迹,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性,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