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60GJ钢H型截面梁抗火性能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钢骨架为主的大型高层建筑及大跨结构应运而生,而对易焊接、抗震、抗低温冲击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新的高强材料结构钢也层见迭出。GJ系列结构钢是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国内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性能结构用钢。其具有优良的性能参数指标,保证了屈服强度的上下限、碳当量、屈强比、优良的Z向性能。在火灾条件下钢结构材性的降低会导致其承载能力的下降,火灾中钢结构被烧毁的事故多不胜数,因此钢结构的高温性能研究可以作为评估钢结构在火灾时及火灾后性能的基础。高建钢的控轧控冷制作工艺、低C、S、P含量、微合金元素含量都使其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本文针对高建钢Q460GJ钢高温下的材性及钢梁的临界温度、承载力、变形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Q460GJ钢材性试验:对Q460GJ钢8mm及10mm厚板进行高温拉伸试验。每种厚度钢板均进行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温度下的拉伸试验,每个温度下进行三个试件拉伸,从而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一步得到屈服强度、极限强度。采用共振法测高温下弹性模量,分别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初始弹性模量。并和各国规范、普通结构钢及高强S460钢高温下力学性能进行对比。(2)受弯构件高温下理论分析:介绍了国内规范中受弯构件的抗火计算方法,高温下约束钢梁的悬链线效应理论,高温下约束钢梁的变形曲线,高温下约束钢梁的轴力与跨中挠度趋势及大变形平衡方程。(3)普通结构钢梁高温下有限元验证: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高温下简支梁及约束钢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分别与国外对应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高温下的可靠性。(4)Q460GJ钢参数分析:采用ABAQUS建立Q460GJ常温下简支梁有限元模型与重庆大学熊刚老师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常温下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普通结构钢高温下有限元方法建立Q460GJ钢梁有限元模型,考虑稳态和瞬态分析简支梁的临界温度、临界荷载及约束钢梁的临界温度、轴向及转动刚度、跨度、屈服强度的影响,验证了Dwaikat挠度曲线的公式算法,并将约束钢梁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变形曲线与殷颖智论文中计算公式对比,验证了正确性。本文的创新点:1)试验得到了Q460GJ钢常温至900℃的高温下强度及刚度数据;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普通结构钢简支梁与约束钢梁高温下力学及变形并与国外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分析的正确性;(3)使用ABAQUS采用Q460GJ钢常温实测材性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常温下极限承载力并与重庆大学熊刚老师的Q460GJ钢梁的试验对比;(4)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Q460GJ钢梁高温下的力学与变形并与Dwaikat和殷颖智博士论文提出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
其他文献
本文将利害关系者管理、风险管理与代建制项目管理相结合,借鉴国内外利害关系者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对代建制项目利害关系者管理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高公路扩建工程中斜桥正做的预应力混凝士连续梁在进行横向直接拼究设计时,存在新、旧桥墩台错孔布置的问题,新旧桥梁以斜交方式进行横向拼接,新、旧桥梁的主梁结构之间内力相互
岩石地基的刚度大、承载力高、变形小的特点,使岩石地基上扩展基础的基底反力和受力特性与土质地基有所不同。按现行规范进行岩石地基上独立基础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本
泥岩在广西广泛分布。广西第三系泥岩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膨胀性,又称为膨胀岩。第三系泥岩是“似岩非岩,似土非土”的岩石和土之间的过度类型,强度介于岩石与土之间,按工程分类归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目前工程抗震技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其中在结构中利用粘滞流体阻尼器进行被动控制的方法,由于其装置简单、减震效果明显、材料经济,在实际结构振动控制
自然界中的岩石是一种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材料,通常含有裂隙等缺陷。原生裂隙的起裂、扩展和连接以及岩体的破坏规律是研究岩体工程失稳和破坏的基础。近年来,研究三维裂隙的
锦屏一级水电站双曲拱坝是世界上在建的同类坝型中最高的。由于锦屏坝址区岸坡高陡,开挖规模大、开挖体型复杂,坝基岩体卸荷松弛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以原型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己在小高层住宅建设中获得较广泛的应用。但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延性相对较差,致使它在抗震结构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
强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允许某些部位的损伤来保证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如何控制结构的“破坏模式”是实现预期抗震设防目标的关键。国内外尚没有一套系统简便的评价体系可以对结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呈逐年加重趋势。现有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均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不能考虑边坡渐进性破坏的过程。抗滑桩尤其锚拉抗滑桩是治理大型滑坡行之有效的支挡结构,但其工作机理与计算方法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阅读—数值模拟—理论模型—数据分析”的研究思路,以“一根主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