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识导向系统作为人与建筑、环境一个最直接的接触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建筑以及环境的情感感受。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精神与情感的需求越来越高。具有情感化和美观化的标识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档次,提升建筑物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在建筑的微小接触点上,感受到建筑、空间的氛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空间信息的传达。目前,标识设计的从业人员多为平面设计师,对标识产品造型因素的经验与感性表达的把握较弱,标识作为建筑与环境高度定制化的产品,需要进行造型上的差异与创新设计,造型美观的标识能博人眼球,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本论文尝试将公众的感性情感要素转换到标识的外观造型中,将不可视的感性意向转换为可视的标识造型设计,旨在解决标识设计中设计师盲目的感性问题。本论文首先根据感性工学的理论,从人的感性出发,尝试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找出标识造型设计的通用方法。经过对标识感性词语的收集、标识造型元素的提取、建立感性词汇与标识造型元素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标识外观形态的感性数据关系;其次,通过标识感性词汇与标识造型元素之间的定性、定量分析,将人对于标识造型的情感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化描述,找出人们的感性要素与标识外观造型形态的联系,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上海科技京城标识设计的实际项目,形成了多套设计方案,提供用户到设计师之间的一个辅助设计工具。最后,将这些设计方案与依靠经验设计的方案进行感性评估与对比,得出让客户满意、公众认可的设计方案。本论文的理论意义以及创新点表现为如下方面:(1)将感性工学应用于标识的造型研究中,筛选出了10组关于标识的形态、意向、样式的感性词汇,将5组感性词汇与标识的造型元素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量化关系的探究。(2)分析了标识的色彩、常见的标识材质,定性化描述了常用色彩与材质的感性意向,为标识的色彩、材质的感性描述提供了借鉴依据。(3)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科技京城标识设计实际项目中,将人们的感性意向与标识造型要素相结合,探索提高标识造型设计效率的新方法,提供感性意向到造型参考要素之间的辅助工具。(4)建立基于感性工学的定性、定量化描述的方法,对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环境匹配与标识样本的感性评估,提供了一种评价标识造型设计优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