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拟建立大鼠深度创面模型,使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干预创面愈合过程中肥大细胞的作用,通过观察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并检测肥大细胞数量、类胰蛋白酶等相关指标,探究以肥大细胞作为瘢痕预防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将其等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A、B、C组为实验组,其中A组为大剂量色甘酸钠组(40mg/kg),B组为中剂量色甘酸钠组(20mg/kg),C组为小剂量色甘酸钠组(10mg/kg),D组为阴性对照组。使用脱毛剂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背部脱毛后,麻醉条件下于背部脊柱两侧用手术刀形成两个对称的面积约15mm*10mm*2mm的切割伤深度创面。创面以2%稀释碘伏溶液消毒后予以暴露,每日观察大鼠背部创面情况(是否有渗血和异常渗液)。分别于术前30min;术后第24、第48、第72小时,对A、B、C组所有实验对象腹腔注射对应剂量色甘酸钠溶液,D组注射相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创面初始面积,定期观察创面面积大小,并在术后第3d取背部左侧创面组织,对组织进行固定脱水及常规HE染色,行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染色(类胰蛋白酶)等处理。记录全部实验对象创面愈合时间,组间取其均数进行比较。术后第42d处死所有实验对象,并收集背部右侧瘢痕组织,对其进行常规HE染色。肥大细胞计数:组织切片后使用甲苯胺蓝染色法,用Image-pro6.0图像分析软件系统,在双盲高倍镜下(×400)连续计数单位面积(个/mm2),每张随机挑选5个视野,计数其中肥大细胞的总数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实验对象最终数据。并对脱颗粒和未脱颗粒进行定义。脱颗粒后肥大细胞胞膜不完整,边界模糊,且周围可见散在颗粒物质分布。而完整肥大细胞形态相对完整规则,与周边组织交界分明。类胰蛋白酶分析方法:免疫组化染色后,用image-pro6.0图像分析软件系统,双盲高倍镜下(×400)连续计数单位面积(个/mm2),同样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记录其中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结果:1、创面初始面积:通过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后再两两比较均可得p>0.05,提示所有实验对象创面初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2、创面愈合时间:通过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后再两两比较均可得p>0.05,提示所有实验对象创面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3、瘢痕面积及硬度:术后第42天,见所有实验对象背部创面均出现瘢痕愈合,颜色呈淡红或苍白色,组间比较瘢痕面积大小关系提示:c组>d组>b组>a组。d组瘢痕组织较硬;a、b组两组瘢痕质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c组位于两者之间。4、he染色后镜下观察,术后第3天:a、b两组创面情况类似,可见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散在分布,但新生毛细血管数量不多;d组镜下见细胞结构混乱,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数量多,分布凌乱,且见丰富毛细血管。c组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不及d组丰富,但远多于a、b两组。术后第42天:d组瘢痕组织内大量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和毛细血管分布,部分呈环形或螺旋样分布,炎性细胞数量不多,纤维组织散在分布,无明显条理性;c组瘢痕组织颜色较d组浅,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明显少于d组,排列尚规则,胶原纤维排列较d组整齐,细胞外基质不多,散在分布少量毛细血管;而a组、b组瘢痕组织增生不明显,镜下见成纤维细胞排列较紧密、有序,纤维组织排列整齐有序。5、肥大细胞计数: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法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发现各组间肥大细胞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b两组脱颗粒细胞数明显少于D组,C组位于两者之间,相应脱颗粒肥大细胞数/肥大细胞总数比例:D组>C组>A组≈B组。6、类胰蛋白酶计数:术后第3天,接受到刺激信号后的肥大细胞开始表达类胰蛋白酶,D组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组、B组,C组数量位于两者之间。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数:B组>A组>C组>D组。结论:1、色甘酸钠可以显著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早期炎症反应;但不影响局部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且不影响创面愈合时间;2、色甘酸钠可以有效减少创面愈合后瘢痕的形成;3、通过对比使用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发现抑制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最佳有效剂量为20mg/kg;4、色甘酸钠影响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释放,可能是其影响成纤维细胞活化,并最终减少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