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临床常用4种光学矫正镜对青少年近视延缓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临床上最常用的4种青少年近视矫正方式即角膜塑形镜、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渐变多焦点框架镜及单光足矫框架镜配戴2年后,各组近视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变化量,并对变化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评估不同眼镜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延缓效果。 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视光诊疗部配镜的近视患者188例,根据监护人及患者本人意愿分别给予配戴角膜塑形镜50例(99眼)(以下简称塑形镜组)、配戴RGP47例(92眼)(以下简称RGP组)、渐变多焦点框架眼镜41例(82眼)(以下简称渐变镜组)及单光足矫框架镜50例(100眼)(以下简称框架镜组)。所有入选者每半年测量一次眼轴,随访2年。记录四组近视患者戴前及戴镜2年后的近视球镜度(spherical degree,SD)、散光度(cylindrical degree,CD)、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 SE)及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为使近视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测量更精确,本研究中塑形镜、RGP组2年后均要求停戴至少30天再重新检查。采用方差分析、SNK-q检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Person及线性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戴镜前,各组间的年龄、屈光状态、眼轴长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完成1年随访的塑形镜组49例(97眼)、RGP组46例(91眼)、渐变镜组41例(82眼)、框架镜组48例(96眼),四组患者AL均有所增加(F=201.021,P<0.01),分别为:塑形镜组(0.17±0.21)mm、RGP组(0.290.19)mm、渐变镜组:(0.24±0.30)mm、框架镜组:(0.28±0.22)mm。塑形镜组增加量最少(q=16.072、16.541、17.650,均为P<0.01),另三组AL增加量无统计学差异。完成2年随访的塑形镜组43例(86眼)、RGP组40例(79眼)、渐变镜组40例(80眼)、框架镜组45例(90眼)。戴满2年后,四组的AL及SE均有所增加(F=295.371、161.211,P<0.01),AL和SE增加分别为:塑形镜组(0.35±0.10)mm、(-0.790.63)D,RGP组为(0.56±0.37)mm、(-1.60±0.58)D,渐变镜组为(0.46±0.22)mm、(-1.21±0.61)D,框镜组为(0.58±0.13)mm、(-1.700.62)D,塑形镜组增加量最少,渐变镜组次之,另两组增加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各组SE及AL增加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塑形镜组SE增加量与基础SE、SD负相关(r=-0.406、-0.424,均为P<0.01)、AL增加量与基础SE、SD及CD均正相关(r=0.724、0.733、0.347,均为P<0.01)。塑形镜组戴镜后各时间点的UCVA较戴前均明显提高(F=453.221,P<0.01)。 结论: 临床上最常用的4种光学矫正方式即角膜塑形镜、RGP、渐变多焦点眼镜及单光足矫框架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延缓作用,以角膜塑形镜的效果最佳,渐变镜次之,RGP与单光足矫框架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越高度数的近视延缓效果越好。同时配戴角膜塑形镜还能明显提高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 第二部分 角膜塑形镜可逆性及安全性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作用是否完全可逆及配戴不同阶段并发症的总结分析。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严格按照入选标准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视光诊疗部配戴角膜塑形镜者90例(179眼),入选者配戴前均依次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专项检查。随访2年。戴满2年后所有入选者至少停戴30天再重新测量。记录配戴前及2年后的近视球镜度(spherical degree,SD)、散光度(cylindrical degree,CD)、等效球镜度(sphericalequivalent,SE)、角膜平均散光度数(SimK值)、角膜较平轴及较陡轴屈光度值(以下简称角膜平K值及角膜陡K值)、最薄中央角膜厚度(center cornealthickness,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正六角形细胞比率、眼压值及配戴初期和配戴过程中各种角结膜并发症。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及线性相关回归等分析处理数据。 结果: 完成2年随访者共78例(86.7%)。配戴前散光度数CD及SimK值分别为(-0.71±0.59)D及(-1.29±0.50)D,2年后为(-1.02±0.46)D及(-1.56±0.48)D,较戴前略增加,分别为-0.31D和-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4、5.541,P<0.05);角膜平K值(42.96±1.14)D,2年后为(42.66±1.52)D,比配戴前略减小0.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P<0.05);角膜陡K值(44.30±1.61)D,2年后为(44.26±1.35)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P>0.05);最薄CCT(549.26±29.04)um,2年后为(544.41±32.27)u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4, 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3252.26±312.34)mm2,2年后为(3243.11±287.41)mm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0, P>0.05),角膜内皮细胞中正六角形细胞比率为(66.13±13.21)%,2年后为(66.01±10.9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7, P>0.05);配戴前眼压(15.06±3.61)mmHg,2年后为(15.28±2.01)mmHg,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 P>0.05)。 结论: 持续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后,即使停戴至少30天后也仍然较戴前存在角膜平K略变平、散光略增大的变化,说明持续配塑形镜2年停戴至少30天后其对角膜的作用并未完全消失,提示可能需要更长的停戴时间角膜才能完全恢复,或者也可能是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的作用并非完全可逆。本研究中除了角膜平K略变平、散光略增大外余观察指标均未发生明显统计学改变,同时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并未引起严重的角结膜并发症,说明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第三部分 夜戴角膜塑形镜联合白天框架镜对高度近视的延缓作用及配戴安全性 目的: 探讨夜戴角膜塑形镜(-6.0D)残余度数白天联合配戴框架镜对高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的近视延缓作用及配戴的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视光诊疗部配镜的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7.0D,近视球镜度≤-6.0D)患者30例(年龄8~15岁),与监护人及患者充分沟通并签定知情同意书后给,予夜戴角膜塑形镜(-6.00D)及白天残余度数联合框架镜矫正(以下简称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期年龄、近视度数及性别组成等相近的配戴单光足矫框架镜者30例(60眼)作为对照组,联合组配戴一个月残余度数稳定后再验配框架镜。随访2年,每半年测量一次眼轴长度,戴满2年后所有观察组患者必须停戴至少1个月后再做测量。记录两组配戴前及2年后的近视球镜度(spherical degree,SD)、散光度(cylindrical degree,CD)、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length,AL)及配戴初期和配戴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结果: 完成1年随访的观察组25例(83.3%)、对照组27例(90%)。两组中完成1年随访者的眼轴AL增加量分别为(0.10±0.41)mm和(0.25±0.36)mm,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5.01,P<0.01)。完成2年随访的观察组24例(80%)、对照组25例(83.3%)。两组中完成2年随访者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别(表3-2,均为P>0.05)。配戴前,观察组的SE及AL分别为(-7.70±1.83)D和(26.11±0.49) mm、对照组的SE及AL分别为(-7.55±2.16)D和(26.06±0.73)mm。配戴2年后,观察组的SE及AL分别为(-8.25±2.04)D和(26.32±0.62)mm、对照组的SE及AL分别为(-9.08±1.69)D和(26.53±1.04) mm。观察组SE及AL的增加量分别为(-0.55±0.84)D和(0.21±0.57)mm、对照组SE及AL的增加量分别为(-1.53±1.18)D和(0.47±0.50)mm。两组SE及AL的增加量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别(t=-4.68、-3.97,均为P<0.01)。 结论: 高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夜戴角膜塑形镜联合白天配戴框架镜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联合配戴2年有效延缓近视度数增加达64%,有效延缓眼轴增长达55%。且联合配戴方式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