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出现的残余症状有哪些有效可行的干预方法,以指导耳石复位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眩晕或耳病专诊就诊,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且不伴有其他中枢或外周性眩晕疾病,再经规范手法复位治疗(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成功后无位置性眩晕及变位性眼震但有残余症状的患者共93例。包括60名女性和33名男性,年龄范围45-74岁,病程(从发病至CRP治疗成功的时间)1-14天。将他们随机分入以下三组:A对照组、B药物组(同时口服银杏叶软胶囊和强力定眩片)、C康复锻炼组(每日自主进行前庭康复操锻炼)。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记录残余症状(包括持续的头部昏沉感,头部移动、起身及走路时短暂的不稳感等)的特点以及其发生发展消逝情况,直至残余症状消失。在患者手法复位当天,以及随访的第10天、30天、60天时各填写一次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对三组间的年龄、病程的差异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组间的性别、眩晕程度、受累半规管的差异性进行卡方检验。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残余症状完全缓解的时间进行评估。三组间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的差异性应用秩和检验比较。并对三组患者随访期间的ABC、DHI量表评分的差异性进行秩和检验。结果A、B两组比较:在随访第30天时A组患者的ABC量表评分低于B组(比较秩均值r和差异的显著性P),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24.68<rB37.53,且P=0.004);随访第30天时A组患者的DHI量表评分下降程度低于B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25.44<rB36.75,且P=0.013);A组患者残余症状持续时间长于B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36.52>rB25.30,P=0.013)。A、C两组比较:在随访第30天时A组患者的ABC量表评分低于C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25.10<rC38.69,且P=0.003);随访第30天时A组患者的DHI量表评分下降程度低于C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26.98<rC36.85,且P=0.032);A组患者残余症状持续时间长于C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36.61>rC27.53,P=0.048)。B、C两组比较:在随访第30天时这两组患者ABC评分差异不显著(rB31.87>rC38.69,P=0.869);随访第30天时这两组患者DHI量表评分的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异(rB32.07>rC30.97,P=0.811);这两组患者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无显著差异(rB29.85<rC33.05,P=0.483)。大多数患者在30天内残余症状消退,此时三组患者中仍有残余头晕的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9%、10%、9%。在60天内所有患者的残余症状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无论是近期或相对远期的时间点上,A组患者残余症状持续存在的比例均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的残余症状可以自愈,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在短期内痊愈。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治疗和前庭康复锻炼可以加快患者平衡的恢复,缩短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