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土地资源大国,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却仅为世界人均土地的29%。耕地资源是中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基础,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耕地锐减,土地质量退化加剧,土地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人地矛盾不断尖锐。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不仅从根本上增加了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随着土地整理工作在我国的开展和不断发展,现已有大量土地整理项目通过验收进入运行阶段,这些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益,存在哪些问题及不足之处,都需要进行项目后评价工作解决。因此,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对于提高我国土地整理水平,促进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土地整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确定各指标分等标准,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过程评价分值为63.24,达到了“良好”水平;经济效益分值由46.40提高到94.88,评价等级由“中等”到“优秀”;社会效益分值由37.40提高到73.27,评价等级由“差”到“良好”;生态效益分值由39.93提高到73.03,评价等级由“差”到“良好”;综合效益分值由38.72提高到83.85,评价等级由“差”到“优秀”,达到了过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符合土地整理的预期目标。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这一章主要概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土地整理项目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现状以及热点研究方向,并在本章节末尾,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第二章为模型构建相关理论研究。本章从项目后评估和土地整理的相关理论入手,将两者理论相结合,形成土地整理效益后评价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概念和原理及计算步骤,为下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确定了明确的技术方法。第三章为研究区概况。该章首先概述了研究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状况等基本情况。其次,介绍了研究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状况。第四章为土地整理项目后综合效益评价的AHP-FCE模型建立程序和方法。这一章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又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根据已掌握的数据资料,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和归一化处理。结合土地整理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划设计、施工、预算标准及专家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分等定级标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再根据构建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得到各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将两矩阵相乘即建立项目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AHP-FCE模型。将评价模型再与已构建的分值矩阵相乘,最终以数值的形式清晰的反映各效益成果,并对各效益做出科学合理评价。第五章为结语。根据本文系统论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取得了优异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达到了预期整理目标。并针对本文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