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肺血栓栓塞症是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漏诊误诊率高,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对它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提高,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尚需进一步探索。有鉴于此,我们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大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模型,探讨较长时间下大鼠一般情况、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中及肺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给予一定剂量的中药川芎嗪干预,观察它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这些细胞因子在PT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为PTE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方法 6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TE模型组及川芎嗪治疗组。模型组仅建立PTE模型。川芎嗪治疗组是在PTE模型成功基础上,每只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mg/d每日一次腹腔注射治疗。空白对照组5只大鼠,模型组及川芎嗪治疗组分为术后或注射1小时、3小时、1天、3天、5天和7天六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PTE模型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在大鼠尾静脉取血0.2ml,制成栓子,经颈静脉注入右心。在每个时间点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处死动物,抽出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抽血分离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XB2和6-K-PGF1α浓度。分离肺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免疫染色(S-P)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ET-1、COX-2及CD54的表达情况。运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肺组织中HIF-1αmRNA及ERK1/2表达情况。结果 (1)一般情况: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差,呼吸频率加快,口唇发绀明显。川芎嗪治疗组情况好转。(2)血气分析结果:模型组存在一定程度的酸中毒,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低氧血症(P<0.05)。川芎嗪治疗7天后,血气结果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P>0.05)。(3)血浆中TXB2和6-K-PGF1α浓度及两者比值(T/P):模型组血浆TXB2浓度逐渐增高,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前期也增高,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5天后降低至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模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6-酮-PGF1α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TXB2/6-酮-PGF1α比值(T/P)模型组明显随时间逐渐增高,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川芎嗪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基本相近(P>0.05)。(4)大体标本及常规HE染色:大体标本观察空白对照组可见肺组织颜色鲜红,表面光滑,无水肿出血;模型组可见肺膨胀不全及多个片状面积大小不等暗红色散在出血灶;川芎嗪治疗组出血水肿好转,肺组织形态恢复正常。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空白对照组见肺泡结构清楚、肺动脉内无血栓、肺泡间隔完整、无水肿出血;模型组可见肺动脉内多处血栓,肺泡壁和间质增厚,其内可见大量白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肺泡内可见大量渗出液和红细胞。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血栓明显消失,炎性反应及出血水肿明显减轻,肺泡间隔恢复正常。(5)ET-1、COX-2及CD54表达情况:各指标表达情况模型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川芎嗪治疗组治疗5-7天后,各指标大体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组类似(P>0.05)。而且川芎嗪治疗组第7天数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各值(P<0.05)。(6)HIF-1αmRNA表达情况:在空白对照组,HIF-1αmRNA表达较低。模型组均有HIF-1αmRNA表达,1h,3h,1d表达较弱(P>0.05),3d后表达逐渐增强(P<0.05)。川芎嗪治疗组HIF-1αmRNA表达较弱,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川芎嗪治疗组第7天数值明显低于模型组第5天及第7天数值(P<0.05)。(7)ERK1/2表达情况:在空白对照组,ERK1/2蛋白表达较低。模型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川芎嗪治疗组ERK1/2蛋白水平也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第7天数值与模型组各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本试验研究表明这些细胞因子参与了PTE的病理生理变化,是PTE的发病机制之一。川芎嗪可以降低PTE血中缩血管物质ET-1和TXB2表达水平,使扩张血管物质相对增多,肺血管扩张。减轻炎症细胞因子如COX-2及CD54的表达水平,改善缺氧,减轻肺部水肿及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力,长期使用对PT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川芎嗪对这些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理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