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下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把国际金融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激增的资本流动为标志开始了金融全球化浪潮。金融全球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能引起经济危机。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很多学者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讨论金融经济全球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由于研究人员的研究方法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对于该问题尚未达成统一和准确的结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研究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处于劣势地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金融全球化,将为广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实施金融国际化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2章重点对金融全球化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综述。本章通过对国际投资乘数论、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效应模型、国际借贷资本流动的消费跨期调整模型、国际资本流动与AK模型扩展、两缺口模型以及国际资本流动适度规模理论进行梳理,从中得知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引资国弥补投资缺口,促进资本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全球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第3章首先对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和20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两次高潮进行回顾,指出在此期间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即促进了经济增长,又带来了金融风险,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然后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对于是否进行金融开放,是否对金融全球化的参与程度进行限制产生了怀疑和思索。经济学家也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研究结果大相径庭,目前理论界的实证研究同时存在促进论、无关论和否定论三种观点,这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扑朔迷离。最后,本章以香港和泰国为例,总结和比较一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成功经验(尽管很少)和失败教训,有利于以后别的国家采取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保护经济发展成果,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第4章重点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合理参与金融全球化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分别从政策层面,金融层面和经济基本面上分析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何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进而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本章指出新兴市场经济体需要防范国际收支危机、防止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危机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一国在防范国际收支危机时,需要避免因汇率高估导致的本币大幅贬值和大量资本外逃的危机;需要控制资本流动的部门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资本流入贸易部门,避免因资本流入非贸易部门引起实际汇率的升值进而削弱本国竞争力,引发资本外逃,甚至引发经济危机;需要控制资本流入量,避免过多短期资本流入引发的资产泡沫以及资本外逃时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防止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危机时,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增加股权融资,加快金融体系转型,改革落后的银行体系。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方面,需要改变资本积累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把创新活动常规化。
第5章重点介绍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现状及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本章首先分别从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和中资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两个方面介绍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现状。然后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指出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并通过协整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长期依赖关系。最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指出中国目前需要调整外资使用政策,加强政府监管,积极参与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谨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是指出金融全球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其积极效应主要表现为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优化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促进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它的消极效应主要表现为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加剧短期资本流动,放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几率。具体到每个国家,金融全球化影响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收益和风险并存。尽管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参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多次发生金融危机,但是通过对香港和泰国两个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指出只要金融开放政策科学英明,也会取得利大于弊的效果。其次,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合理参与金融全球化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分别从政策层面,金融层面和经济基本面上分析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何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进而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本人计量水平有限,仅仅对中国的金融全球化经济效应做了实证分析,没有对众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实证分析,本人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