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成本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混凝土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通常的做法是降低水胶比并掺加矿粉和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大小成反比,水泥基材料的净浆和砂浆强度与水胶比大小之间亦遵循此规律,但是此规律中水胶比大小有无限定条件,其次水胶比若持续降低,其强度是否仍会继续增加。基于此,本论文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体系(简称C体系)、水泥-矿粉体系(简称C-S体系)、水泥-粉煤灰体系(简称C-F体系)和水泥-矿粉,粉煤灰体系(简称C-S-F体系)四种不同胶凝材料体系进行不同水胶比条件下的净浆强度和混凝土强度效应研究及电阻率和微观性能试验研究,探讨强度与水胶比之间的变化规律: (1)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大小依次为:C体系>C-F体系>C-S-F体系>C-S体系。C体系的标准稠度为26%,C-S体系的标准稠度为22%,C-F体系的标准稠度为24%,C-S-F体系的标准稠度为23%。 (2)研究了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和混凝土的3d和28d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不同胶凝材料体系在标准稠度水胶比时,3d和28d的抗压强度均最高,其中3d强度大小依次为:C体系>C-S体系>C-S-F体系>C-F体系,28d强度大小依次为:C-S体系>C-S-F体系>C体系>C-F体系。当水胶比低于和高于标准稠度水胶比时,强度均会降低。 (3)通过对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电阻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浆体的电阻率变化规律与强度变化规律一致,在标准稠度水胶比时,电阻率曲线上升最快且72h的电阻率峰值最大,其中72h电阻率峰值大小依次为:C-S体系>C体系>C-S-F体系>C-F体系。水胶比低于或高于标准稠度水胶比时,电阻率曲线上升速率减小且72h的电阻率峰值降低。 (4)通过对不同稠度下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浆体以及混凝土的3d和28d的水化产物进行XRD和SEM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标准稠度水胶比时,不同水泥体系水化产物的衍射峰强弱和结构密实程度与强度变化规律一致,水胶比低于标准稠度水胶比时,水化产物较标准稠度水胶比时减少;水胶比高于标准稠度水胶比时,结构的孔隙较标准稠度水胶比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