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兔骨折愈合影响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骨科创伤病人的增多,如何尽可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骨折愈合质量,使患者尽早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加速骨折愈合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血小板是天然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储存库,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活,释放各种因子,促进血液凝固、组织修复和骨的矿化过程,富含血小板血浆是少量的血浆内包含大量的血小板成分的混合血制品,是一种复合生物材料。以往研究中,PRP通过同源异体制备,应用于促进扁骨和松质骨的骨折愈合。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对长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未见报道。   目的:研究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兔骨折愈合影响。   方法:选用32只(32个前肢)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采集兔耳缘静脉血10ml,分别置入3支(2ml、4ml、4ml)含有枸橼酸钠溶液的离心管中,2ml的血液备用检测,另2支进行离心。采用Landsbergs法,通过两次离心,离心力为200g,离心10分钟,离心后去除上层的血浆及最下层红细胞层,保留中间层后摇匀,一支加入凝血酶和氯化钙溶液制备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其余的送检。将制备好的富含血小板血浆置入桡骨骨折建模部位,并行骨折断端石膏外固定。对照组骨折建模部位,未行任何处理。术后1周、2周、4周、6周行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实验动物取标本后行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骨痂中Ⅰ型胶原含量。根据影像学评分及软件处理,进行定量与半定量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1)X线观察局部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组均高于对照组。X线评分显示,实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在第2周与第4周时间内明显增加,在术后第一周与第二周X线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评分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四周与第六周X线评分实验组仍高于对照组,且两组评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切片观察实验组的软骨及血管明显的多于对照组;(3)免疫组化检测2、4、6周对两组的标本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局部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组Ⅰ型胶原量明显增加,均高于对照组;两组Ⅰ型胶原量含量在第4周均达最高,第6周降低,实验组明显减少。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   结论:长骨骨折局部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骨折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LED光源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及分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1(MCP-1)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人RPE细胞分别置于300l
目的:角膜碱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外伤。目前对于该病主要的有药物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在减轻碱烧伤后角膜混浊度,减轻角膜炎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osphates and tensing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抑制剂双过氧钒(biperoxovanadate,BPV)对细菌脂多糖
第一部分失神经骨骼肌退变与修复的MRI定量、病理学及肢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模拟周围神经损伤机制,制作兔坐骨神经挤压伤的失神经骨骼肌退变与修复模型,探讨急性失神经骨
一次,我在医院输液时,看见有些病人输液的时候输完了第一瓶,还要换第二瓶。有些病人在输液时因疲倦而睡着了。听大人说,如果人在输液时睡着了,在液体输完时,未能及时更换液体,空气进到血管里,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发明,能一次完成多瓶液体的输入。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减少危险节省人力,又为病人减轻痛苦。    一、我的发明    当有两瓶以上的液体需要输入时可用一个输液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