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南牧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地和生态安全屏障。但受自然和人类经济活动的过度干扰,草地退化严重,导致甘南牧区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对地区乃至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时刻威胁着国家的生态安全。面对草地退化的严峻现实,国家在甘南牧区实施了一些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特别是2011年开始实施的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恢复甘南牧区退化草地、提高牧区广大牧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草地生态补偿政策在甘南牧区实施5年来的绩效如何,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来客观准确地反映草地生态补偿政策取得的绩效,及时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完善和改进现行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为牧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甘南牧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甘南牧区草地资源特征、现状、发展态势及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草地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政策指标完成度的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4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组成。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方法采用加权线性模型和双重差分(DID)模型,从空间区域和时间动态两个维度,对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进行评价。并对甘南州玛曲县2011年—2015年实施草原补奖政策以来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为:玛曲县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补偿政策完成度绩效指数分别为:14.22、5.25、17.37和19.69,综合得分为62.83。表明玛曲县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5年以来,草地覆盖率和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草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草地载畜力下降,牧民的基本生活和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草地生产力水平恢复较缓慢,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草地的理论载畜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工草地面积比例、草地退化面积比例、生态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牧民科技培训、牧区基础公共设施水平、牧民科技培训和草原监测管理水平等方面与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根据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牧民草地经营管理与就业技能培训和完善牧区草地流转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甘南牧区草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