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指在全层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分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快速发展和眼内填充硅油的广泛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成为治疗RRD的手术方式之一。然而,部分患者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下仍有积液存在,不利于硅油的早期取出,甚至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本研究对64例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不同特点及病因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便硅油及时安全地取出,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目的观察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根据不同特点及病因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一科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515例(515眼)RRD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间行裂隙灯联合前置镜、全视网膜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将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64例(64眼)纳入研究。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等眼科检查。结合临床信息和检查结果,分析视网膜下积液的特点及发生原因。根据积液位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组19例(19眼)行随访观察,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45例(45眼)行积液周围激光光凝筑坝。所有患者于硅油填充术后3~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其中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根据术中情况行玻璃体手术局部视网膜再复位、光凝联合空气填充术5例。分别于硅油取出术后2周、1、2、3个月随诊时行常规检查,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1、视网膜下积液的特点:视网膜下积液多发生在下方周边部,范围局限且相对稳定。其中25例(39.1%)位于颞下象限,19例(29.7%)位于鼻下象限,1例(1.5%)位于颞上象限;19例(29.7%)局限在黄斑区及附近。2、视网膜下积液的成因:(1)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21例(32.8%)视网膜前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改变,其中伴有牵拉性视网膜裂孔4例。(2)视网膜裂孔:9例(14.1%)视网膜积液区有明确裂孔(含4例牵拉性裂孔),大小均小于1PD,其中原裂孔闭合不全3例,新裂孔形成6例。(3)FFA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壁荧光渗漏43例(67.2%)。(4)其他:未发现明确裂孔及PVR的患者38例(59.4%),其中包括所有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3、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组(19例)随访期间积液部分吸收或范围稳定无进展,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视网膜均平伏。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45例)连续行激光光凝筑坝1~4次,末次激光后积液完全吸收6例,积液部分吸收或范围稳定无进展39例;该组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视网膜平伏44例,1例行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手术者于术后1个月内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97.8%。4、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组初始BCVA为(0.89±0.56)㏒MAR,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BCVA为(0.75±0.49)㏒MAR,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1,P<0.05)。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初始BCVA为(0.55±0.36)㏒MAR,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BCVA为(0.51±0.36)㏒MAR,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7,P>0.05)。结论1、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范围局限且相对稳定,多发生在下方周边部;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亦可发生在黄斑区,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不影响硅油的取出,但临床上应予重视和预防。2、硅油眼发生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裂孔和PVR。血管渗漏可能参与了视网膜下积液的形成。3、激光光凝筑坝的方式能够稳定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的范围,有利于硅油及时安全地取出,是患者更易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