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elinker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中介语假说,他认为中介语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产生的从其母语逐渐向目的语过渡的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它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而且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在中介语发展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学习者的错误,不能漠然置之,因为一些学习者的错误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这些错误就会被他们或者其他学习者当作是正确的语言输入,最后导致语言的僵化。然而Krashen和Terrel(1983)的自然教学法认为在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教师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纠正错误上,应该让学习者通过可理解输入和自然沟通的方式习得语言。教师不要急于讲究精确的语音、语法,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不必常常为自己的错误紧张担心的学习环境,以降低学生的焦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Krashen(1985)认为焦虑作为重要的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虑感较强者,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少,从而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反之,则容易得到更多的输入,更加有利于外语学习。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在对待语言错误和外语学习焦虑时都只侧重了一个方面,然而在语言教学中,我们既要防止语言僵化,又要降低学习者的焦虑。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外语学习焦虑与课堂纠错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湘潭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两所学校各两个班,共167人。本研究分为定量和定性两部分。定量研究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状况,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外语学习焦虑与对纠错的态度之间的关系。问卷调查的结果被输入到SPSS 13.0进行分析。定性研究部分通过访谈调查了学生对纠错方式的偏好和焦虑产生的原因。作者对访谈的结果做了详细的记录。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五个重要的结论: 1.在外语课堂上,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外语学习焦虑,但是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学生对教师纠错普遍持肯定的态度,但是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之间也有差异。3.学生的焦虑状况与对教师课堂纠错的态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4.学生更愿意接受重述、重复、启发等纠错方式,因为教师采用这些方式纠错引发的焦虑更少;而不愿意接受打断,要求澄清,明确指出并修改,给与原语言线索等纠错方式,因为教师采用这些方式纠错引发的焦虑更多。5.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有低自尊,缺少自信,竞争意识,个性,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教师不恰当的纠错方式,缺少课前的准备和教师的随意点名。最后,作者以此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对教师在外语课堂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及如何减轻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