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荨麻疹(CU)作为皮肤科常见病,其迁延过程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负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更好地帮助患者解除困扰,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我们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社会心理调查。考虑到慢性荨麻疹皮损的持续过程可能和组胺的降解异常有关,我们对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进行检测并与荨麻疹活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检测血清总IgE含量,以探讨患者负性情绪、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以及二胺氧化酶活性和血清总IgE水平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期望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法:2010年4月——2010年11月天津市长征医院皮肤变态反应科慢性荨麻疹患者68例,健康体检者54例。1.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对患者和健康对照进行社会-心理因素分析、量化评分,同时记录患者荨麻疹活动评分(UAS)。2.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及血清总IgE水平。3.对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UAS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慢性荨麻疹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的SAS评分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45岁的患者SDS评分高于18-3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SAS及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初中组的患者SDS评分最高,中专或高中组为其次,二者均显著高于大专或本科组(p<0.01);初中组、中专或高中组、硕士及以上的患者SAS评分还显著高于大专或本科组的患者(p<0.01)。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药无效组其SAS、SDS评分均高于服药有效组,其中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2.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生活事件、总生活事件评分均高于健康者(p均<0.01)。3.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多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p<0.01,p<0.05)。31-45岁的患者比46-60岁的患者更多的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程1年到2年的患者比病程6个月到1年的患者更多的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差异有显著性(p<0.05)。4.慢性荨麻疹组血清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在1h、1.5h及3h逐渐升高,且这三个时点其活性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分组与时间有交互作用(P<0.01)。二胺氧化酶活性与慢性荨麻疹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P<0.05)。慢性麻疹组和健康对照组在血清总IgE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总IgE≥175 IU/mL时,其与慢性荨麻疹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1.慢性荨麻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高于健康者。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其焦虑、抑郁程度有所差异。2.慢性荨麻疹患者比健康对照经历过更多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3.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的医学应对方式有所差异。提示临床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在采取个性化治疗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4.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提示二胺氧化酶活性改变以及组胺降解的延缓可能和风团的持续存在有关,而血清总IgE水平可能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