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SIMI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对63名曲棍球运动员、132名手球队员;83名篮球队员和67名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了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速度段跑动距离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对不同位置队员的不同速度段跑动距离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在于为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安排提供参考标准。在专家访谈、观察训练和比赛录像基础上,揭示了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跑动能力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运动负荷、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物质与能量恢复规律、符合比赛实际需要等几个方面对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跑动能力的训练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又根据上述跑动能力训练原理提出了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跑动能力训练应该遵循的基本训练原则。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不划分位置情况下,量化了曲棍球、手球、篮球和足球运动员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速度段的跑动距离。从总体上看,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上半场多数速度段跑动距离和跑动总距离上半场高于下半场。经过t检验发现,曲棍球、手球的第1速度段,足球的第6速度段上下半场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曲棍球和手球第1速度段的跑动距离,足球运动员第6速度段在下半场下降的更明显。2.量化了曲棍球前锋、前卫和后卫运动员不同时间段不同速度段的跑动距离。曲棍球比赛中前锋和前卫队员无氧高强度和无氧有氧混合中等强度跑动和跑动总距离要高于后卫队员。前锋、前卫和后卫队员多数速度段的跑动距离和跑动总距离上半场高于下半场,通过t检验没有发现更进一步的差异性。3.量化了手球边锋、内锋和中卫运动员不同时间段不同速度段跑动距离。手球比赛对边锋队员的无氧高强度跑动能力和无氧有氧混合中等强度跑动能力的要求最高,内锋队员次之,中卫队员要求最低,在有氧低强度跑动能力上不同位置队员几乎没有显著性差异。边锋、内锋和中卫队员多数速度段的跑动距离和跑动总距离上半场高于下半场,通过t检验只发现边锋队员第5速度段有更进一步的差异,说明边锋运动员的有氧跑动能力下半场下降较为明显。4.量化了篮球中锋、大前锋和外线运动员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速度段跑动距离。篮球比赛对外线队员的跑动能力要求最高,大前锋队员的跑动能力次之,中锋队员的跑动能力要求最低,从整场比赛的跑动能力看大前锋还是以内线队员为主要特征的。中锋、大前锋和外线队员多数速度段的跑动距离和跑动总距离上半场高于下半场,通过t检验没有发现更进一步的差异性。5.量化了足球前锋、前卫、边后卫和中后卫运动员不同时间段不同速度段跑动距离。前卫和边后卫队员的跑动能力要求最高,前锋队员的跑动能力要求次之,中后卫队员的跑动能力要求最低。前锋、前卫、边后卫和中后卫队员多数速度段的跑动距离和跑动总距离上半场高于下半场,通过t检验发现前锋和中后卫队员在第6速度段跑动距离上有更进一步的差异性。6.从比赛的角度归纳了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的跑动特征主要有:间歇性特征;时间特异性特征;非衡性特征;综合性特征;应激性特征;对抗性特征;整体功能性和整体模糊性特征;内部的迁移性特征。7.现代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比赛竞争日益激烈,从比赛的角度出发,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跑动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技术能力和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参赛环境特点;身体健康状态;科研和医务保障;生物节律特征。8.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跑动能力训练原理主要有:负荷的循序渐进原理;优先与均衡发展原理;适时恢复原理;符合实战需要原理。跑动能力训练原则主要有:负荷的刺激和适应;训练的负荷量与训练负荷强度相统一原则;以无氧高强度跑动训练为核心原则;身体力量训练是跑动能力训练的基础原则;跑动能力训练与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原则;跑动能力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原则;跑动能力训练的动机性原则;跑动能力训练的约束力和可逆能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