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对贫困问题的理解和干预,对于增进个人福祉、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贫困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单纯的物质支持很难持续性地改变贫困者的现实处境。造成贫困不断延续以及固化的原因,除了物质资源的缺乏,“心理贫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理性的决策就是“心理贫困”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考察不同社会阶层在经济决策中的特点及其心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也有利于寻找恰当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贫困的形成和固化。以往大量研究发现,低阶层者在跨期选择中具有更高的延迟折扣率,即更加“短视”;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了与之前研究不一致的结果,即低阶层在跨期选择中并不必然比高阶层表现出更高的延迟折扣率。低阶层者在未来取向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不同类型的跨期选择中也同样表现出长计远虑的特征。那么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个体在跨期选择中的延迟折扣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什么因素影响着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变量通过何种机制对不同阶层的跨期选择产生了影响?本文将通过三个研究回答以上问题。研究一通过相关法,以大学生为被试对社会阶层和跨期选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检验,并考察了未来取向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低阶层在跨期选择中的延迟折扣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未来取向在主观社会阶层和跨期选择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未来取向较低时,低主观阶层的被试的延迟折扣率显著高于高主观阶层的被试;在未来取向比较高的条件下,高低主观阶层者的延迟折扣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采用2(社会阶层:高vs.低)×2(未来取向:高vs.低)被试间设计,选取非学生成人被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对未来取向进行操纵,进一步检验了研究一的调节模型。结果再次验证了研究一的结论,即不同阶层在跨期选择中的延迟折扣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未来取向有效调节主、客观社会阶层和跨期选择的关系。研究三引入生命史策略作为中介变量,以解释未来取向在社会阶层和跨期选择之间的调节作用。在网络问卷平台上选取非学生成人被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法对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社会阶层和延迟折扣率之间存在负相关,但是相关水平并不显著;未来取向在社会阶层与和延迟折扣率之间的调节作用得到进一步验证;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未得到验证,未来取向和社会阶层的交互作用未能显著影响生命史策略;生命史策略在社会阶层和延迟折扣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社会阶层越高,越倾向于采用慢速的生命史策略,在跨期选择中的延迟折扣率也越低。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检验了不同阶层在跨期选择中的表现,补充了关于社会阶层的行为决策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并且为改善贫困的持续和固化提供了可能的干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