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树下的欲望》被认为是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最优秀的悲剧。批评家已从各个视角对该戏剧进行过研究,但结合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对其进行评析的评论家相对较少。本文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分析《榆树下的欲望》的场景、事件、人物,从而挖掘出这部戏剧中所涵的狂欢双重性特征。
狂欢双重性是指世界、事件、人格所具有的相反两极同一性、肯定否定的共生性以及过去未来的共时性。作为巴赫金狂欢诗学的重要概念,它存在于巴赫金对中世纪的民间狂欢文化阐述的各个方面。简单来说,狂欢双重性体现在以下方面:宏观世界的双重性(官方与非官方的双重存在),事件变化所蕴含的双重性,主观人格的双重性。官方与非官方的双重存在即为宏观世界的双重性;双重的人格则往往由人类本身所生活的双重环境多决定。狂欢双重性的核心是新旧事物的更新,死亡与重生的共存性。
本论文第一章第二章为引言和文献综述,论文主体则分三个部分,从三个方面揭示论证《榆树下的欲望》的狂欢双重性。它首先分析农场这一狂欢广场的狂欢的双重性,论证其在社会压力和父权统治极度膨胀下走向传统的反面--成为一个与传统对立的狂欢化场景。愚蠢的智父,儿子们的疯癫,卡波特一家的嗜酒,父子的打斗,母子乱伦都使得这个农场成为一个典型的狂欢广场。人们在不断的变化和动荡之中。这种动荡加快了新旧更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狂欢下的农场人物的处于异化状态。奥尼尔运用人物的异化示例旨在敦促观众和读者警示物质主义的扩张和人类情感的异化,防止人类退化,丧失人格及可贵人性,在揭示人类内在问题的同时也针砭时弊,为人类敲响警钟。
第二部分进一步分析各种事件的狂欢双重性,在论文开头首先阐述了“事件”的概念特征,事件是指官方世界和非官方世界当中的变化存在。戏剧中的事件都同人物膨胀的欲望相关,这种欲望又有其对立面:忤逆的儿子继承父亲的个性和人格特征;仇恨与情爱共存,尽管艾本仇恨地认为爱碧是对她拥有其母农场的持久威胁,这种仇恨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混杂两种相反的情感:由最初的占有欲发展到最后的爱情。另外一个狂欢事件是爱碧弑子。爱碧杀死两人的儿子证明对于艾本的爱。该事件具有另一层涵义:这是一种拯救了二人将死灵魂祭祀行为。这一系列的狂欢事件的双重性体现矛盾的世界存在没有绝对性,一切都处在可能与变化当中。
第三部分着重讨论在官方和非官方双重环境控制下人物所产生的双重人格。双重人格具有两种特征,它既体现在单一主人公本身的矛盾属性,也体现在不同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属性上。艾本和父亲艾弗瑞姆具有互补人格,彼此间性格对立且相互否定,但同时又具有人格上的一致性;爱碧和艾本之间属相类人格,彼此可以作为对方的镜像存在。父亲艾弗瑞姆本身具有矛盾人格,是一个愚钝的聪明人,在狂欢节的广场上,他不再是一农场上的国王,而是一个被嘲弄戏谑的对象,而他自己却还懵懂不知儿子与他妻子偷情乱伦产子这一真相。
结语指出《榆树下的欲望》是一部典型的狂欢化戏剧,它充分体现了巴赫金的狂欢诗学的双重性特征:与官方对立的狂欢节场景,富含更新与更替精神的事件,以及双重环境下具有双重人格的主人公。万物皆处于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