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科尔沁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生态学的野外调查方法,从该区环境条件变化、植被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生活型、垂直结构特征、水平结构特征、生长动态及植物自身生理生态适应特征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植被动态与水分关系,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环境条件变化研究区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环境特点,8月降水量最高,9月降水量最低.
7月气温最高,5月气温最低.半流动沙地6月平均土壤含水量小于8月,8月平均土壤含水量等于9月;放牧自然恢复地平均土壤含水量9月最低,6月其次,8月最高;退耕自然恢复地平均土壤含水量8月最低,9月其次,6月最高.2、植被种类组成、多样性及生活型试验区现有植物种26种,分属9科25属.8月三个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5月相对较低.放牧自然恢复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半流动沙地相对较低,退耕自然恢复地最低,这说明相对于半流动沙地和退耕自然恢复地,放牧自然恢复地稳定性相对较高,对环境波动的缓冲功能强.
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活型谱差异较大,但随季节的变化,科尔沁沙地自然植被的生活型谱总体上始终保持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最大,多年生草本植物次之,灌木所占比例最小.3、植被的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半流动沙地由灌木片层、草本片层构成.灌木片层现阶段优势种为差不嘎蒿.草本片层的现阶段优势种为狗尾草;放牧自然恢复地和退耕自然恢复地均由草本片层和生物结皮片层构成,但其主要片层均为草本片层,该层现阶段优势种分别为黄蒿和光梗蒺藜草.试验区不同植被类型其水平结构呈明显的镶嵌性特征.三种植被类型在不同季节其灌木、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的盖度高低排序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季节优势种不同.
4、植被的生长动态三种植被类型从5月至8月植被物种数、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不断增高;密度均从6月至7月下降,可能因为7月降雨量比6月下降了30﹪和不同植物种间对水分等营养物质的竞争所引起的自疏现象.5月到7月是灌木植物生长旺盛期,7月到8月灌木的生长趋势有所减缓.8月科尔沁地区降雨量达最高时(62.8mm)草本植物盖度最大,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科尔沁沙地草本植物的生长动态对该地区的降水有一定的依赖.5、优势植物种生理生态特性三种植被类型的优势种分别为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黄蒿(Artemisia scoparia)和光梗蒺藜草(Cenchrus calyculatus).它们都具有较低的胞间CO<,2>浓度,但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水势却始终高于其它植物种,这种较强的适应性进一步奠定了它们成为优势种的基础,这也可能是与其它植物种种间竞争中占优势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本项研究将传统生态学与植物生理生态学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研究了沙地植被的结构、动态及其生理生态特性以期为科尔沁沙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